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第215章 大明之赵括和霍去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大明之赵括和霍去病

朱元璋说这个话的时候,还特意提醒了,高丽非土司可比,示意张一凡,这里面的区别很大。

对此,张一凡当然知道。

一个土司,就算地盘再大,也不可能有多大。而高丽,基本上就占据了朝鲜半岛,不管是人口还综合实力,肯定要比土司强多了。

然而,那又怎样?

张一凡表情严肃,认真地回答朱元璋道:“父皇,儿臣以为,国与国之间,如果以人与人的关系去处置,那绝对是错的。施恩于藩国,期待这个藩国会一直效忠,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当代君主对大明有好感,不代表后续的君主也会对大明有好感。”

“如果藩国实力弱小且不说,可要是藩国君主英明神武,使得藩国强大起来,那必然会图谋更大的利益。如果这个利益只有宗主国有,那藩国会放弃从宗主国这边获取利益么?”

“宗主国不强大,番邦强大,番邦还依旧会以宗主番邦来对待?会帮着宗主国重新强大起来呢,还是说,藩国会想着取而代之,自己当宗主国?”

说到这里,张一凡提高了嗓门,用非常肯定地语气,坚定说道:“结论其实很明显,一如儿臣一开始所说,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以国之强大为后盾,再施之礼法以驯服藩国,让藩国成为大明的狗,为大明之强大贡献他们的力量,如此才是好藩国!”

他的这番话,并不着眼于当前而言,而是拉长了时间线,从几代君王的角度来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又是有点意外。

他考虑的,是当前局势下,高丽对辽东的重要性,因此,他原本其实是想着放回高丽使者,拉拢高丽,从而解决辽东的蒙元残余。但是他却没想过,更后面,或者未来会是怎么样?

此时,听了张一凡的话,他不由得有点警醒起来:自己似乎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了未来!自己的格局,还没有这个女婿大?

李善长同样很是震惊,他没想到张一凡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回过神来之后,本来就打算捧张一凡的话,立刻便出声赞道:“驸马所言,真乃高见也,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啊!”

听到这话,作为太子的朱标就皱着眉头,开口问张一凡道:“可要驯服藩国,为我大明之用,这怕是很难吧?”

张一凡听到说话,便转头看向他,微笑着说道:“以我大明之强大,还有地大物博,要想驯服番邦小国,其实很容易!”

说到这里,他看到连在沉思的朱元璋都抬头看了过来,便继续说道:“一种办法是征服番邦之后,如果不想纳入大明疆域,则可以在番邦驻军,以番邦之财力养我大明军队,而番邦本身不允许拥有军队,这便是大明保护番邦。番邦没有军队,那就是我大明刀板上的鱼肉,想怎么样都成!”

朱元璋:“……”

朱标等人:“……”

竟然还能这样玩?

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名义上是宗主国对藩国的保护,实际用藩国的财力养大明的军队,还能牢牢控制番邦。

他们正在惊讶着呢,就听张一凡又接着说道:“如果不是征服的番邦,不好用这种手段的话,还可以用经济的手段来控制番邦!”

这一次,朱元璋都主动问了,带着一丝疑惑问道:“何谓经济的手段?”

张一凡听到问话,便转头看向他,给他解释道:“一如南洋,儿臣已经派人去收购粮食,让番邦的人知道,他们种粮食才能从大明这里赚钱,从而所有人都去种粮食赚钱,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高度偏向种粮食。比如,不会发展火器,而我大明却能综合发展,从而能保持国力牢牢碾压住番邦。”

“当然,这只是简单举个例子。主要就是让这个国家去集中做某个方面的事情,而这个方面的事情又会依赖于我大明。这就是经济上的战争。”

“还有,如今我们大明国内是用大明宝钞,如果等到以后,我们大明和番邦交易的时候,不再使用金银,而是番邦也使用我大明的宝钞来交易,甚至他们国内都使用大明宝钞来交易的话,那我大明就能牢牢把握这个国家的财力,同样能把这个国家绑定在大明身上。”

这个时候,在大明境内,朱元璋已经听从张一凡的建议,允许放出去的大明宝钞可以兑换金银,但是,不能把金银用于买卖。去和番邦交易的话,还是以金银来当货币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时候大明朝的纸币,是信用和金银为准备金并行的一种金融体系。

张一凡说了这么多之后,又把话题拉回最初,正色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倭国杀我大明使者,高丽有样学样也杀我大明使者,如果不加以惩罚,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番邦,一不合他们意思就杀我大明使者,不把我们大明放在眼里。因此,必须严惩倭国和高丽,并且宣传出去。”

“当年大汉帝国都有说过,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难道我们大明朝就差了,不敢向天下宣言,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一听到这话,燕王朱棣立刻跳了出来,涨红了脸,大声向朱元璋说道:“父皇,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儿臣愿领兵征讨四方,威压天下!”

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热血豪情之言,是武人的荣耀,也是武人的追求!

在朱棣之后,卫国公邓愈、曹国公李文忠等人,纷纷出列,一起向朱元璋大声奏道:“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这个话确实有些热血,让人冲动,这个话会从大驸马的口中说出来,李善长是一点都不意外。但是,他却是知道,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

赵括嘛,不就是嘴炮无敌,以为打仗就那么一回事,结果真上了战场,不就把赵国给坑没了。

心中如此想着,李善长也立刻跟着奏道:“大驸马所言极是,老臣附议!”

但是,朱元璋却依旧保持着清醒,虽然是有些赞许,他也同样大明能那么强大,可联系现实,他还是冷静地说道:“打仗不是那么好打的,要不然,朕早就发兵攻打云南和辽东的敌人了。”

听到这话,朱棣再次请战道:“父皇,儿臣誓灭蒙元之敌。”

他就要就藩北平了,当面之敌,就是盘踞在草原和辽东的蒙元残部,时不时地还骚扰关内,亏了有徐达在那边镇守。

朱元璋听了,有点欣慰自己这个儿子的豪言壮志,又有点担心这个儿子认不清局面,便开口对他说道:“盘踞在辽东左近的敌人,多达二十万之多,可在北平一线,朝廷官军也才十万人马左右,粮草物资都还在囤积之中。非是轻言战事之时,须得有把握之时,方好一击成功,如此代价最少,你可明白?”

历史上,朱元璋对待辽东的敌人,是准备了充足的兵力,并且派了投降大明的蒙古人去劝降,可以说,是用了恩威并施的手段,才没打什么大战,就收复了辽东。不过就算这样,大军回师的时候,蒙古草原上的蒙元军队,还是伏击歼灭了大军殿后的三千骑军。

朱元璋的用兵手段,是营造出己方的优势,以优势对敌人的劣势,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时,他给朱棣说这话,是传授自己的经验给朱棣。

然而,朱棣才二十岁,真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的想法,也肯定不是朱元璋这种老谋深算,谋定而后动的原则,因此,他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便立刻又回答道:“父皇,残元而已,一盘散沙,土鸡瓦狗也!儿臣不需要多兵,只要水师继续归儿臣统领,当能以当前之兵力,必为父皇拿下辽东!”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皱,正要说话时,李善长却听得开心,立刻跟上奏道:“燕王殿下颇有陛下当年之英姿,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臣看得,便是我大明之骠骑将军也!可喜可贺啊!”

朱棣一听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把他比做汉朝时候的霍去病,顿时心中大喜,对李善长的好感度一下拉满,立刻向朱元璋大声奏道:“父皇,儿臣愿立下军令状,不破辽东绝不还!”

朱棣的言行,明显和其他皇子不一样。看秦王、晋王等人,那个有燕王这样慷慨激昂?

说真的,几个名将看到这一幕,都很是喜欢燕王这种,很对他们的胃口。

因此,邓愈便出列,向朱元璋奏道:“陛下,末将愿追随燕王出击辽东!”

让他在京师当这个武备堂司业,他是真愿意外出领兵打仗!

李文忠听了,也跟着出列附和,表示愿意辅佐燕王殿下。

武英殿内的气氛,在李善长的带动之下,一下就起来了。

朱棣看到他爹还在那犹豫,眼珠子一转,立刻看向张一凡,对他说道:“一凡,你的意思呢?”

对外敌方面,张一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因此,朱棣就想着拉张一凡也支持他,这样他父皇答应他请战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听到他的话,李善长也跟着问道:“大驸马刚才所言,皆有道理,对于辽东战事,可有何想法?不会是忌惮高丽吧?”

隐约地,他带了一点激将之法。

朱元璋听到他们的说话,便也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婿。

张一凡刚才的话,几次都从他没有考虑过的方面分析,让他眼界大开,因此,他也是想听听张一凡的看法。

张一凡听了,想了下历史上的情况,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后,看到所有人都还在等着他说话,便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如果准备妥当再行出战的话,胜的把握性是会高很多。但是,也有可能会让敌人觉得赢得可能性小,因此避而不战,导致和蒙元的战事久拖不决!”

说到这里,他不等有人说话,便马上补充说道:“云南的敌人,没地方可跑,因此朝廷准备好优势兵力进攻,儿臣以为是稳妥之举。但是在北方,更有广阔草原,一旦敌人和我大明官军做迷藏的话,战事便会一直久拖不决,同样对我大明朝来说,是不利的。”

听到他没有直接对朱棣的请战做出回应,而是分析南北战事的差异,并且对朱元璋说来,他自然也能知道,张一凡说得这番话是有道理的。要是有可能,他当然也是不想拖的。

因此,他便问张一凡道:“那你的意思呢?”

张一凡听了,用坚定地语气说道:“以精锐之兵,示敌以弱,吸引敌人来袭而后拖住敌人,再以援军反攻,一举重创敌人。只要来这么几次,多杀伤敌人,就能让他们元气大伤。等到那时候,便是最后收拾蒙元的时候了!”

李善长听了,不由得心中暗笑。大驸马的这个话,果然是和赵括一个样。说得头头是道,可真要做的话,不知道难于登天么?

但凡有把握的战事,莫不是以多欺少,以有备击不备!

就大驸马所言这种,最有可能的是,那所谓的精锐之兵去诱敌,结果诱饵被敌人吃了,鱼儿却是跑了的。

蒙元不是傻子,自然会侦查清楚有无援军的可能,有把握吃掉大明的诱敌之兵,他们才会动手!

这个大驸马,真得只会纸上谈兵啊!

虽然如此想着,但是李善长却还是开口附和道:“大驸马此策,妙也!老臣以为,值得一试!”

听到他这话,朱元璋有点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一如李善长了解他一样,他也了解李善长,觉得李善长应该能看出张一凡所献之策过于理想了。

于是,他看向张一凡,认真地说道:“兵凶战危,轻视兵事乃兵家大忌也!凡兵事,若想胜之,须得以优势之兵击敌之弱。以少胜多,虽是有之,却是罕见,绝不能以此待兵事,你可懂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