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赵伯超反

552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侯景率领残兵来到晋陵县(江苏常州市),这里,他遇到了带领一万士兵在路边恭候的谢答仁。

“陛下,末将救驾来迟,还请降罪!”谢答仁跪拜道。

“谢将军,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何罪之有!”侯景连忙把谢答仁扶起来,也不好意思自称为“朕”。侯景上下打量了谢答仁一番,叹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你这种忠义无双的人,天下英雄没有不想得到的。有你真是我的福分!”

二人寒暄后,迅速到吴郡(苏州市)落脚。

谢答仁、赵伯超二人之前不是率军出征刘神茂么?击败并把刘神茂送往建康后,没多久,二人就得知了建康沦陷、侯景出逃的消息。

“老赵,我打算北上迎接陛下,你怎么看?”谢答仁问道。

“我?我嘛······”赵伯超迟疑了一下,笑着说,“你北上去救陛下吧,我打算固守钱塘,经营好根据地,防止他人窃取。”

领导落难,下属有三种选择:一,积极营救,表示忠心;二,保持中立,什么也看不见听不清;三,积极和领导划清界限,投靠新主子。抛开道德观念,只站在利益权衡的角度上来说,三种策略无所谓好坏,因为事前根本不知道结果。

谢答仁、赵伯超也是一时人杰,不然也不可能走上将帅的岗位,二人对时局的判断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都知道现在的侯景基本上是没戏了。那么具体的选择就在于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了。

谢答仁是老革命了,为人忠厚持重,奉命看守萧纲的时候也是恭敬有礼,他只求无愧于心,一心一意做好分内工作。此次侯景落难,谢答仁义不容辞选择了救援。

赵伯超嘛,咱们之前谈过,是一个出了名的投机主义者,跟萧渊明北伐时率先逃跑,跟萧纶勤王时又是带头逃跑,后来又威逼主战的萧确进入台城,最后投靠了侯景。可以说,赵伯超的选择,每一步都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

现在,侯景大势已去,对赵伯超来说,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弃暗投明”,跟着萧绎。谢答仁一出发,赵伯超即刻率兵占据了钱塘,并暗中和王僧辩、侯瑱保持联系,表示投降。

想要东山再起,仅仅靠吴郡之地是不够的。听谢答仁说,赵伯超在钱塘经营,侯景表示要扩大革命根据地,将吴郡交给谢答仁后,他亲自带兵前往钱塘。

“陛下,赵伯超三心二意,我不太相信他,您一定要小心。”谢答仁提醒。

侯景答道:“噢,这个你放心,我对他的为人也有所了解。”侯景一边前进,一边派田迁去暗中侦察赵伯超的实际情况。

侯景一行来到嘉兴时,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不好了陛下,赵伯超反了!您可千万不要去钱塘,否则有去无回。”田迁前来报告。赵伯超和侯瑱的通讯,最终还是走漏了消息。

这也算是预料之中,既然钱塘不能去,那只能回吴郡了。可惜,侯瑱已经不给侯景机会了。四月十二日,就在折返吴郡的途中,侯瑱在松江追上了侯景。怎么办?只能硬碰硬。

2.松江之败

侯瑱拥有五千精锐胜利之师,侯景也不差,从谢答仁处得到补给后,他有两百艘战船,士兵三千人。

侯景拔出佩刀指向天空,高喊:“弟兄们,当初,我带着八百残兵就席卷江南,现在,咱们有三千人,对面这个侯瑱是反革命分子,我们今天就清理门户!”“誓死扞卫陛下!誓死扞卫革命!”田迁举着长矛,带头高呼。

另一边,侯瑱也在动员,他对大家说:“对面这个人就是江南大乱的祸首,侯景杀害了你们多少家人,现在就是报仇雪恨的时候,跟我冲!”徐嗣徽大喊:“冲呀!”双方开始了血拼。

刚开始,革命军咄咄逼人,不过人数毕竟不占优势,时间一长,革命军体力不支,开始出现溃散。突然,战场上又杀出一路人马,为首的正是赵伯超。“赵伯超,你这个小人!”侯景大骂。

有了赵伯超的支持,政府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彭隽大呼:“陛下快走,我们来拖住侯瑱!”侯景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带着羊鹍等亲信几十人,把那些大型战船都烧毁,只剩下两条小船,逃离战场。

一战下来,革命军毫无招架之力,田迁、彭隽、房世贵等革命军骨干将领全部俘虏;当然,侯瑱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侯瑱很生气:“来呀,把彭隽给我带上来!”当初,侯瑱在巴陵大战后转投萧绎,就是彭隽奉命去斩杀侯瑱全家的。

赵伯超亲自去押解彭隽,却被彭隽吐了一口唾沫:“呸,你个叛徒,有什么资格碰我?我自己会走。”彭隽主动走向侯瑱。

“你为何要杀我全家?”侯瑱用刀背去砸彭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哪儿来那么多废话?”彭隽喝道。

侯瑱也不多废话了,拿起刀就把彭隽肚子剖开。彭隽一边惨叫一边痛骂不已,还挣开了一旁的士兵。一旁的田迁吓得大气也不敢喘,只是用眼泪对他表示同情。

“哭什么哭,咱们革命者流血不流泪!”彭隽对田迁大叫。只听“咔嚓”一声,彭隽人首分离,头颅径直滚到了田迁跟前,侯瑱亲自挥舞大刀砍了下去。同时,侯瑱派出副将焦度僧、徐嗣徽去追击侯景。

侯景和侯瑱在松江大战的时候,吴郡的谢答仁干嘛去了?谢答仁第一时间带兵出城要去救援,可是却中了周铁虎的埋伏,死伤惨重。谢答仁在绝境下顽强抵抗,周铁虎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当初,周铁虎给萧誉卖命,击败了萧绎的儿子萧方等,后来兵败被王僧辩俘虏并赦免,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或许,谢答仁只是差一个机会。”周铁虎自言自语道。于是,周铁虎决定劝降谢答仁。

“谢将军,您的大名在我们心中也是如雷贯耳;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侯景穷途末路,您何不投靠大梁继续建功立业?”周铁虎喊道。

“侯王待我恩重如山,他陷入危难,我必须杀出血路去救他。”谢答仁坚持不降。

“报告,侯景在松江大败,不知所踪。”小兵秘密向周铁虎汇报。周铁虎大喜,突然计上心头,对谢答仁喊话:“侯瑱将军已在松江击败侯景,侯景被乱刃分尸,谢将军为何还不投降?”

“啊?侯王!”谢答仁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下来。谢答仁被带到了周铁虎跟前,最终答应了投降。

3.侯景牺牲

侯景一行顺着松江朝着大海驶去,快来到海上时,徐嗣徽、焦度僧的追兵也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大家都挤在一条船上,羊鹍等人看了看追兵,又看了看侯景,问道:“陛下,现在怎么办?”

侯景也没说话,他自顾自地拎起来两个儿子,走到船边,哭着说:“父亲对不起你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兄弟们快速撤离,只能如此。”只听得“噗通”一声,两个孩子的哭喊声就消失在了水中,这一操作,看得大家是目瞪口呆。

船上的人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侯景这是为了减轻船的重量,让大家好逃命;有的说侯景是六亲不认,自己孩子都能杀,谁还不能杀?一种诡异的气氛弥漫开来。羊鹍很不爽,两个被淹死的孩子,其中一个就是自己外甥呀。

羊鹍敏锐地捕捉到了船上的不满情绪,他暗下决心,准备联络大家搞事情。

“弟兄们,我们加速前进,听说郭元建还在广陵坚守,我们去广陵吧。”侯景让向导向北驶去,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其实,侯景并不知道郭元建已投靠了北齐,他现在需要给大家传递希望。

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侯景开始躺下来呼呼大睡。侯景确实也累了,这段时间一直处在逃命的路上,他是身心疲倦的,尽管极力给属下呈现出积极向上、精力充沛的样子。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侯景装出来的。

不久,侯景开始打呼噜。羊鹍给身边的谢葳蕤低声说道:“你堂哥已投降了,如今侯景走入绝境,咱们还有必要跟着他送死么?”谢葳蕤的堂哥是谢答仁。“当然不能。”谢葳蕤很快做出了判断。随后,二人又联络了王元礼等其他将领,一致表示要和侯景断绝关系,投靠政府军。

既然意见都统一了,那就干吧。四月十八日,羊侃拔刀威胁向导,让他改变航道,朝着京口开。随后,羊侃来到熟睡的侯景面前,把他佩刀取下来,侯景马上就醒了:“你干什么?”羊鹍提着刀,一脸凶神恶煞:“我们为大王出过不少力,现在到了这个地步,终于一事无成,想借借你的头来换点富贵享用。”

侯景没有时间来答复和争辩了,他看到谢葳蕤、王元礼等人都在拔刀,他知道自己末日到了。羊鹍等人乱刀齐下,候景眼睛一闭,准备等死。

“啊”的一声,候景睁开了眼睛,一个人扑倒在他身上。候景定睛一看,大叫道:“张三?怎么是你!”张三,之前是朱异的奴仆,他是候景在台城下开展废奴运动的时候,被恢复自由身的。

“没有您,哪儿来我的自由身?此生能为陛下而死,我死而无憾。”说罢,张三就断气了。因为张三的挡刀,候景得以挣脱,他大跨步跑向船边,想跳海。

“别让侯景跑了!”羊鹍大喊,并追上去用刀砍侯景。侯景来自北方草原,根本也不会水,于是他用拳头猛砸船底,试图把船砸沉,大家一起死。羊鹍见状,操起一根长矛向侯景投掷过去,一声惨叫传来,侯景被扎了个透心凉。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侯景死前最后的话。

确认侯景已经咽气后,谢葳蕤把另一条船上的索超世叫来,说是侯景找他有事商量,索超世一上船就被捆绑了,这样,侯景的残余势力全被羊鹍控制住。两条小船一靠岸,就被徐嗣徽给控制住了。

徐嗣徽下令斩杀索超世,并用盐填满侯景的肚子,第一时间把侯景的尸体送往建康。

4.永垂不朽

侯景死了,却又没死。侯景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

一,侯景革命中,王谢为首的贵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王与马,共天下”成为历史。

当然,贵族政治彻底被官僚政治取代,得到安史之乱以至于北宋以后。眼下,历史的主角们,如高洋、宇文泰、陈霸先、萧绎等等,哪一个不是根正苗红的贵族子弟?穷苦如陈霸先也高呼自己出身颍川陈氏。

可见,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都是贵族的天下。侯景的振臂一呼不过是在汪洋大海之中,掀起了一点微弱的波澜而已。螳臂当车难道不需要勇气么?蚍蜉撼树难道不可贵么?

有人说,侯景给江南人民带来了灾难,只有破坏性,毫无建设性。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必定要流血牺牲。请问,战乱年代,谁能幸免?像南梁这种病入膏肓的政权,索性打他个地覆天翻又如何?穷人本来就一无所有,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不过是锁链而已,而那些坐拥金山银山的贵族们,他们才是损失最大的。

受于时代的局限性,谁又能真正带来建设性?侯景也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朱棣等等,都能是吧?哪一个不是集权帝制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哪一个做出的改革不是小修小补?哪一个不是破坏性极强,建设性不足?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没有一个双手不沾血的。

二,侯景是推动历史进程、促成后三国统一的关键性人物。侯景之功:灭南梁,建北齐,强西魏。侯景革命就像丢入湖面的石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加速了南梁的灭亡,改变了西魏和北齐的实力对比。

侯景革命,从实际上终结了南梁的统治,萧绎、萧纪二人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北齐的建立直接来自于对侯景等功臣的排挤和打压,侯景一走,高澄、高洋立刻大展拳脚,废旧立新;西魏浑水摸鱼捞到了最大的好处,得到了最多的土地和人口,一举成为了后三国中最强的国家,为日后北周、隋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说,侯景反复无常,道德有问题。呵呵,此言差矣。帝王将相的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假如侯景革命成功了,他在史书上就是“汉高祖”,而萧衍、萧绎等人就是桀纣一样的人物;失败了嘛,自然就被后人描绘得猪狗不如了。

其次,历史人物的权力争夺战,并不是评选道德模范,背后只有刀光剑影、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和道德善恶没有直接关系。得天下就可以得民心,就可以把自己说成是救世主,谁敢说个不字?

刘备是标准的五姓家奴,投靠过曹操、袁绍、陶谦、刘表、刘璋等人,然后呢?然后就是反咬一口。一边自我标榜仁义,一边却觊觎别人的地盘。没办法,人家最后成佛作祖了,掌控了话语权,自然成为了“仁义”的代名词。

三,侯景是一个多次创业者,一个积极向上永不认输的人,一个敢于对命运说“不”的男人。尔朱荣、高欢、萧衍,这三人都曾是侯景的领导,侯景在走入绝境的时候,都选择了跳槽单干。不要用简单的“造反”来定义侯景,因为“造反”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需要极大的风险。

有的人在职场上不如意,天天骂领导没心没肺,可就是打死也不辞职跳槽,明明就是自己怂,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却要推脱在房贷、车贷上,拿老婆孩子当盾牌。这种下作的行为,侯景是很鄙夷的。对呀,不爽你就干呀,大不了从头再来!

侯景是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从不轻易定义自己,也不给自己贴标签。存在先于本质,人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成就自己的,人是一个运动着的个体,一切皆有可能,人可以自由的选择,但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侯景是敢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男人。面对高澄的逼迫,侯景果断选择自卫,哪怕全家被杀也在所不惜;面对萧衍的猜忌,侯景带着八百个人就敢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何等气魄?

司马懿若不发动政变,他死后一定是忠臣,不过死得太窝囊了,装病几年、十几年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杀。但司马懿采取了自保行为,敢叫日月换新天,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曹魏政权,他得到了什么?他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却是奸诈的、残忍的。

要是侯景任由高澄、萧衍的宰割,他死了当然会被追认为忠义无双的英雄,就像岳飞、袁崇焕、林则徐那样。可面对这些英雄的悲惨结局,恐怕大家都骂他们愚忠吧?对呀,你们傻么,干嘛不振臂一呼?像南宋、晚明、晚清那种腐朽政权,你保他们干嘛?

是呀,我侯景为何要为腐朽的东魏、南梁卖命呢?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窝囊地坐以待毙被追封为“忠臣”,还是放手一搏积极作为哪怕被指责为“反贼”?侯景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凶险的前途,选择了和命运对着干。侯景活出了人样。

这就是为何大家把侯景定义为乱贼的原因:侯景勇敢地走出去了,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这种不服输的态度刺痛了他们的内心,那颗只知道忍辱负重、苟延残喘、低眉顺眼、委曲求全、寄人篱下的心。

成功了就叫革命,失败了就叫造反。成功太难了,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经验无法复制和,就像那些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一样,都把自己吹嘘得多么英明神武,却没有屁用;但失败的教训和经验确实可以总结。

侯景在军事上就像项羽、陈庆之一样,基本是无敌的。正如吴起所言:“战胜易守胜难。”军事上的无数次胜利,也无法挽救政治上的一次失败,军事是政治的最高体现,但你不可能保证你能永远取得军事胜利。卡尔·施密特在《政治的概念》中指出,政治的本质就是区分敌我,也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侯景站在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对立面,对贵族们斩尽杀绝,这是革命性彻底的体现,同时也是他失败的原因。因为,这天下就是贵族的天下,你和贵族作对,无疑就是和天下人作对,要知道,富二代、官二代们可以聚集的人力物力财力,那可是数不胜数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侯景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侯景死了,江南并不会太平,逐鹿天下的主角变成了高洋、宇文泰、萧绎、萧纪、王僧辩、陈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