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父子谈心
张向阳问老爹,是不是靠拍马屁?
老爹张建成瞪了他一眼哼哼道:“你小子想啥嘞?想法有点儿偏激。
跟领导搞好关系,不等于拍马屁,再说,有时候适当的拍一下,也是可以的嘛。
拍那啥?马屁,也是有学问的。”老爹说完笑了,不过笑的有点儿尴尬。
从老爹尴尬的笑容里,张向阳已经知道了答案。
就像老爹说的,不全靠,但有时候也可以,适当的,有水平的,拍一拍,马屁啥的。
当然,这也是一种学问。
这一点其实张向阳知道,他也是这样干的嘛,以他的人生经验看,有时候效果还真不错。
扯远了,今天晚上父子俩在一起聊了很多,从一开始的问候,到后面聊工作,再到最后回归的家庭。
聊到家庭上面,父子俩的话题明显更默契,聊的也更有深度,更坦诚。
老爹张向阳说:“儿子呀,你刚才说的话题,什么山雨欲来?这就证明你是一个比较有自己判断能力的人。
而最重要的,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怎么样才能保护好自己?以及保护好家人。”
“老爸,您说的对,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吧。”
张向阳赞同老爸的观点,但至于保护这一点,他想说有时候,只能是尽人事,还得看运气。
当然这话他没说出来,父子俩正聊着,小妹带着俩孩子从外面回来,俩孩子张毅小朋友首先叫爷爷。
张千语却扑进张向阳的怀里,叫爸爸。
因为是腊月二十九,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其实就是大年三十。
晚上要吃年夜饭,所以下午,秦怀茹还有婆婆刘彩娟两人挺忙的。
两人忙不过来的时候,秦怀茹就叫张向阳杀鸡,杀完鸡去帮忙破鱼。
杀鸡容易,张向阳让老爹抓住,他照着鸡的脖子一刀下去,很快就蹬腿儿了。
弄毛是媳妇儿他们的事,他开始去破鱼。
他们家破鱼一般都是他的活儿,别人不愿意干。
“得嘞,媳妇儿,破鱼算我的。”张向阳挽起袖子,端着装鱼的盆儿,还有刮鳞片的刀,来到院子里的水龙头前。
不过说到破鱼,俩孩子都特别兴奋,齐刷刷的跟在他的后面,要看他是怎么破鱼的。
“爸爸,你看这鱼还是活的,尾巴还在摇,嘴巴还在张。”张毅小朋友蹦蹦跳跳的说道。
张千语却说:“我就想看你怎么把它弄死?”
“这个很简单,用刀拍几下,鱼的脑袋瓜,他很快就呜呼了。”
“爸爸,呜呼是什么意思呀?”千语小朋友忽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站在那儿好奇的问道。
“呜呼就是,活不成了。”张向阳打着哈哈说道。
小千语终于明白了,拍着小手说:“爸爸,我知道了,呜呼就是死了。”
“对,咱们家千语真聪明。”张向阳跟孩子一顿猛夸,让孩子高兴的跳起来。
看着他把鱼破了,洗干净砍了,装进盆儿里。
俩孩子又跟着他蹦蹦跳跳的回来,这时候刘彩娟和儿媳妇秦怀茹已经在厨房里面忙开了。
既然是团圆饭,自然会弄得很丰盛,鸡汤已经煲起来了,然后除了鱼,还有酥肉,有东坡肘子,有罐头。
有牛肉,还有排骨,整体算下来,菜不算少,大多是荤菜,还很上档次。
因为是年夜饭,自然吃的也比较早,才5点过,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准备开吃。
当年没电视,更没有什么春晚,所以大家约定,吃完年夜饭,院子里的几家人约在一起,一边烤火一边聊天儿,拉家常,守岁。
当年有守岁的传统,本来张向阳打算让叫上一大爷,一大妈,还有聋老太,傻柱,还有雨水兄妹俩,一起吃年夜饭。
结果一大爷说:“不好意思,咱家也准备了,我们这边要陪东旭媳妇儿秦淮茹一起吃。
如果全部聚在一起,人又太多,屋子都做不了,所以你们那边吃吧,分开吃也是一样的。
吃过之后晚上要聊天儿的聚在一起聊,我准备了瓜子,花生。”
其实别说一大爷家,张向阳家也准备了不少的瓜子,花生,就是为了过年大家聚在一起唠嗑吃的。
张向阳老爹因为平常不在家,过年的时候回来,他跟院里的主要几户人家都带了礼物。
包括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傻柱,许大茂,就是郊区的那种土特产,什么干蘑菇,枣子,黑桃,辣椒,木耳等,虽然不怎么值钱,但礼轻情意重。
过年了跟大家带点儿,也算是说得过去。
所以趁着下午没事,张向阳陪着老爹,把东西一家一家的跟他们送过去。
而三大爷已经在家忙活开了,主要写对联儿,他在前院儿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有笔,墨,还有一个搪瓷缸子。
然后有人把纸拿过来,他就帮忙写,所有的对联儿都是他自己想的。
有些是以前的,有些是新编的,整体还行。
当年流行的对联就都是什么婚事新办,移风易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类的。
当然也有别的,但唯独不会写什么富贵荣华,发财等等。
其实对联也跟着时代走,而且是时代特色特别强的产物。
实在不同,贴上去的对联自然也不同,大家喜欢的内容也不同。
如果在后世,肯定离不开什么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上面在了一个春满人间,或者春回大地这样的名联。
不过现在可不会这么写,这一点,三大爷就把握的很好,毕竟是老师。
他写出来的对联很贴切,字儿只能的算是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比较工整,看起来一目了然。
但缺乏个性,更缺乏飘逸之美。
“三大爷,忙呢,这是我爸跟您带的一点儿土特产,三大爷您收下,希望不要见笑。”
“见啥笑?有东西收高兴还来不及嘞,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三大爷说完又冲张建成说:“老张,谢了,你想的太周到了,这挨家挨户的送,得有多少东西呀?”
“也没多少,当然也不是每家都送,熟悉一点的是有的。”张向阳打着哈哈说道。
然后跟三大爷递上一支好烟,掏出火柴帮他点上。
如果是平常张向阳不会跟一般人递烟,但过年不一样,毕竟都是图喜庆,所以他特意买了好烟揣在口袋里。
阅读愉快,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