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昌平君选择了‘二’,那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动用自己的力量建造国家设施,你昌平君未免有些太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一点。
更关键的是,为什么嬴政之前在位的时候,你昌平君从来没这么大公无私,偏偏现在扶苏掌权了,昌平君会这么殷勤。
你是对嬴政有意见?想要帮扶苏快点上位。
还是说扶苏登基之后,对你昌平君有什么好处?
毫无疑问。
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昌平君动用自己的力量把‘郑国渠’的事情完美的办下来,都代表着他已经开始染指王权。m
嬴政可以不在意下面官员偶尔贪污受贿,但染指王权等同谋反,没有任何一个君王可以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一旦昌平君真的这么做了。
那么这一次他将必死无疑,并且视情况而定,最后下令处死昌平君的人,极有可能会是扶苏。
而在这个过程中,正如之前所言,昌平君若想在扶苏身上实施计划,他还需要拉拢两个人,正是‘郑夫人’与‘华阳太后’。
郑夫人为扶苏生母。
华阳太后为‘楚国外戚一脉’最大靠山,也是扶苏的太祖母。
二人都和扶苏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并且最重要的一点,郑夫人、华阳太后、昌平君三人身上都流淌着楚国王室的血脉。
现在郑夫人已经‘合格’退场,所以最坏的结局大概率已经不会发生。
但如果之前郑夫人没有反应过来,且她和华阳太后都在之后的考核中答应了昌平君的拉拢,那么她、华阳太后、扶苏三人虽不会死,但后半生大概率也只能在‘冷宫’里过活了。
除此之外。
整个‘楚国外戚一脉’势必会引来更加血腥的大清洗,说不定经此一役,整个秦国境内的‘楚国外戚一脉’将会彻底消失也说不定。
“果然不愧是暴君啊!”
墨君心中感叹了一句。
最初知晓嬴政的整个计划时,连墨君都忍不住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这个计划最后可能会杀很多人,而是这次考核一个不好,嬴政恐怕就会绝情绝爱,变成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凭心而论。
如果换做墨君,就算他能想出这个计划,也未必有那个狠心实施,毕竟人活在世上,有时候稍微糊涂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
只能说嬴政毕竟是嬴政,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何况眼下秦国‘一统六国’的计划已经展开,嬴政在这种时候选择清理内患,也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入夜。
章台宫内。
昏暗的烛火下,扶苏正在奋笔疾书的批阅奏章,看其勤奋程度,已然颇有乃父之风。
而坐在扶苏身边的则是昌平君,扶苏每批阅一份奏章之后,都会交由昌平君检验,若是批阅无误,这份奏章就会过去。
但若是扶苏的批阅出现什么问题,昌平君便会一一指正过来。
这是丞相的职责。
墨君身为‘御史大夫’,虽有监察百官之权,却没有批阅奏疏的权利。
这也是嬴政刻意安排,想要钓大鱼自然要有大饵,要是让墨君也天天跟着一起批阅奏章,昌平君又怎么可能敢咬钩呢?
现如今朝堂的奏章早已全部换成了纸张书写,这大大加快了扶苏批阅奏章的速度,再加上扶苏虽在‘监国’,但一些极其重大但并不着急的事件,百官会自动将其延后,等到嬴政返回咸阳再做处理。
所以今日时间还未至亥时,所有奏章就已经全部批阅完毕。
等到其他奏章批完。
嬴政这才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份图纸研究了起来。
一旁的昌平君见此,目光一闪道:“长公子,这份奏章来自何人?”
扶苏愣了一下,这才突然想起昌平君还在自己身边,便下意识将图纸收拢了一下,随后道:“这份并非奏章,只是扶苏的一点私事,舅父不必在意。”
“今日劳烦舅父相助,如今天色已晚,舅父还是先回府休息吧!”
昌平君闻言,脸上并未露出丝毫异样,温和的笑了笑道:“长公子客气了,此乃臣之本分而已。天色已晚,长公子也该早些休息,臣就先告退了。”
昌平君抱拳一礼,随后缓缓退出了章台宫。
出了王宫。
一辆马车早已在宫门外等候,马车前站着一名车夫,昌平君临上车前,突然目光平静的朝着车夫道:“派人去查一查,长公子手中的那一份‘奏章’是怎么回事。”
“喏。”
车夫低声应了一句,之后驾着马车返回昌平君府邸。
第二日清晨。
昌平君刚刚起床,就看见一份情报摆放在自己的书房之中。
如此快速的情报速度并未让昌平君感到丝毫惊讶,他很平静的打开信封,等他看清信封内记载的内容后,双眸顿时一眯。
“考核?”
昌平君思索片刻,突然开口道:“郑国渠那边是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
只见刚才还是空无一人的书房之中,悄无声息的浮现出一道身影,这道身影隐藏在阴影之下,让人看不清真面目。
“回大人,有一批朝廷批下来的工款被高大人一行人私自挪用,导致现在修建郑国渠的工程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高大人?是高鹤成那些人吗?”昌平君眉头一皱道。
“是。”
“那群蠢货,让他们现在就把那批工款退回去,再把已经消耗掉的款项统统给我补齐。”昌平君黑着脸低骂了一句。
“大人,这件事恐怕做不到,依据高大人等人所言,他们手中的那批工款被他们挪用后不久,突然丢失,没了踪影。”
“丢失了?”
昌平君的脸色顿时更黑了,道:“开什么玩笑,这群蠢货当老夫是白痴吗?去告诉他们,这笔工款事关重大,老夫不管他们把那笔款项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就算用自己的私财,也得把这笔款项补贴回来。”
说着,昌平君似乎还没骂过瘾,又补了一句:“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