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67章 襄公暴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人说,为什么叔孙豹不去找国君鲁襄公商议此事?

非得要找季孙宿和仲孙羯商议,结果碰了壁,这也是活该。

这个真的不能怪叔孙豹。

因为春秋走到这个时候,鲁国的国君不再是主角,主角完全是三桓了。

国政悉数出自三桓,而鲁襄公这样的鲁国国君,只能是一个形式主义者。

用后世人不客气的说法,整个就一提线木偶。

鲁襄公对自己祖先周公旦建立的国家已经没有任何掌控权了,当然,三桓也会说自己的祖先也是周公旦。

只是,如今公室这个大宗撑不住了,三桓这样的小宗却枝繁叶茂,完全掌握了整个国家。

前面我们讲过,鲁襄公第一次去楚国朝见,当叔孙豹等人因楚国大丧被困于楚国时,鲁襄公还挺享受在楚国的日子。

因为在楚国,鲁襄公是真正被楚国人当成一国诸侯对待的。

倒是在自己的鲁国,鲁襄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自己哪里犯点错,就分分钟被自己的公卿大夫们给干掉了。

所以,鲁襄公很不愿呆在鲁国,只要有机会,他宁可呆在国外。

在楚国的几个月,可能是鲁襄公最放飞心情的几个月。他被楚国宏伟的宫殿建筑深深打动了:这才是一国之君应该享受的生活。

从此,鲁襄公把一切都交给了三桓,一切按三桓的要求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他只要把握好程序不违规即可。

鲁襄公只对三桓实力最强的季孙宿提出了一个要求:允许寡人修建一座宫殿吧。

季孙宿同意了,这几乎是一种施舍,是臣子对国君的施舍。

当叔孙豹忙前忙后在列国诸侯之间奔波时,由季孙宿亲自审批、鲁襄公亲自过问设计的一项建筑工程就开工了。

这是鲁襄公完全按楚国宫殿的样式,以一比一的比例修建的。

鲁襄公从楚国回来,是公元前544年5月,现在已经到了公元前542年5月了。

鲁襄公这两年内,几乎什么也没干,他就督工建造楚国式宫殿。

春秋史料记载这一年鲁襄公建设宫殿,但这可能有误。

我们都知道,宫殿这样的建设工程,没有一两年怎么可能完工?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鲁襄公自楚国回来就开始张罗建造宫殿,整整两年的呕心沥血,如今终于完工了。

执政上卿叔孙豹一直反对这项工程建设,但他在卿大夫中的分工是外事,内务是由季孙宿全权负责的。

因为这项工程建设问题,叔孙豹与季孙宿也互相有些意见。

现在,工程完工了,鲁襄公终于搬进了新宫殿。

叔孙豹看着这气势不凡的鲁国新宫殿,长叹一声道:“国君看来很怀念在楚国的日子啊,这才非得要修建楚国样式的宫殿。”

是的,叔孙豹一语中的。

鲁襄公这两年憋着一口气,就想着快点将这楚国样式的宫殿修好,自已只要一住进这宫殿,仿佛就如同两年前在楚国一样。

在楚国的岁月,是他最怀念的日子了。

所以,这两年鲁襄公为了宫殿建设亲力亲为,甚至到了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地步。

现在一件大事了了,鲁襄公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下出事了,一个人长时间神经绷得紧紧的,突然放松下来,整个身体机能就会有各种不适应。

于是,刚住进新宫不久,鲁襄公病了。

而且,这一场病看来很厉害,鲁襄公一病不起。

曾经一道去过楚国的大夫叔仲带好几次来探望鲁襄公了,鲁襄公也很信任他。

因为在那年一起赴楚国朝见楚王时,听闻楚国大丧,正是这位叔仲带大夫,提议不要半途而废,继续到楚国去,这才使鲁襄公在楚国享受了将近半年的幸福快乐日子。

只是令鲁襄公没料到的是,这位叔仲带来探望鲁襄公只是幌子,他看中了鲁襄公的贴身宝贝,一只大璧!

史料记载,叔仲带偷走了大璧。

而且,怎么偷走的过程都记录了下来:

叔仲带将大璧从鲁襄公那里解下来,然后交给自已的车御。车御将大璧偷偷藏在怀里,然后这只大璧就归叔仲带了。

可以相信的是,叔仲带偷大璧时肯定没人发现,极有可能是后来的后来,叔仲带的车御酒后失言,吹牛时将此事给抖了出来。

从此,整个鲁国都没人瞧得起叔仲带这号人!

春秋时期,生个病意味着生命随时终结,哪怕是感冒发烧这样现在的人们看起来是小病,但在春秋时期却是要命的病。

鲁襄公生了什么病我们不知道,但确切的消息传来,鲁襄公住进新宫不久就薨了!

公元前542年6月28日,年仅33岁的鲁国国君鲁襄公去世。

由于他不是在自已路寝去世的,也就是说,鲁襄公并非是在自已的正寝去世的,所以被认定是暴毙。

与暴毙相对的,是寿终正寝。

可惜,憋屈了一生的鲁襄公,没能享受到寿终正寝。

笔者记得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导演把鲁襄公打扮成了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子国君,这应该是对相关历史知识掌握不够的表现吧。

毕竟鲁襄公去世时年仅33岁,怎么可能满脸皱纹胡子花白呢?

按理,我们应该评述一下这位在位长达三十一年的鲁国国君,但由于鲁襄公这一生实在太过于窝囊,笔者也就懒得综述了。

但有几件事,我们还是要提一提。

第一件事,鲁襄公时代,是鲁国转向全面由三桓说了算的年代。

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全算在他头上,要算,也只能算在他的太公头上,鲁桓公。

如果鲁桓公不生下三桓的几个老祖宗,即庆父、叔牙、季友,那鲁国历史上不存在三桓。

当然,这个说法是来搞笑的,因为春秋演进到了中后期了,诸侯国君们的君权被削弱,卿大夫们崛起,这是历史的一个进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结果。

没有三桓,可能会有其他的势力主导着鲁国。

其他诸侯国也差不多,如超级大国晋国以及鲁国最可怕的邻国齐国甚至更惨,晋国是被非开国之君唐叔虞后代的卿大夫们控制,齐国则是被非开国之君姜子牙后代的卿大夫控制。

第二件事,鲁国的三桓,彻底掌握了政权后,开始走向三桓内部家臣觊觎家族权力的时代。

三桓内部那些牛哄哄的家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继续着精彩的鲁国春秋风云。

第三件事,孔子诞生并正在茁壮成长。

鲁襄公去世那一年,百世之师、儒家圣人孔子正好十岁。孔子的故事更加精彩,是不久的将来,我们重点讲述的内容。

好了,鲁襄公时代就算翻篇了,继任的是鲁襄公的其中一个庶子公子裯,史称鲁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