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把误会解释清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一十一章 把误会解释清楚了

小吏吓得退后两步,“是许侍郎带着人来了,就站在门外。”

孙伏加来回踱步,心中摇摆不定,刚刚抓了一个好不容易有了突破口,此刻竟说西突厥使者回来了?

桉子到了这一步,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现在使者又出现了?

心头万般疑惑,也要面对,孙伏加再次坐定,“请进来。”

“喏!”

大理寺堂内寂静,所有人都屏息看着这个许侍郎,带着西突厥的使者一起前来。

孙伏加板着脸,“许侍郎是何意思?”

许敬宗先是行礼,“见过少卿,这些天除了大理寺在查这位西突厥使者的下落,其实我们外交院也在查。”

孙伏加尽可能地保持镇定,“如此说来……敢问使者之前到底是在何方?又遇到了什么事情,迟迟没有回长安城,却让我等上上下下忙碌半年,好一番查问!”

安延偃正要开口,许敬宗便上前一步抢先道:“回少卿,这位使者离开长安城在外游猎,他对关中风光甚是喜欢,这才一直没有回来,滞留半年,他到了长安城之后才知道闹出了误会,便让下官带他前来,道歉并解释误会。”

说完一番话,许敬宗微笑地面向安延偃,“这位使者,下官如此解释是否合适?”

安延偃点头道:“正如许侍郎所言这般,下臣确实在外游猎忘了时日。”

孙伏加用力吞咽着唾沫,额头有汗水滑落,他一手攥紧拳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再看许敬宗澹然自若的模样,这种被人摆布的感觉很不好受。

“许敬宗!你以为老夫会相信这些话吗?”孙伏加站起身先是仔细打量这个使者。

安延偃拿出西突厥使者才有的可汗国书,“下臣并不是他人假冒的,少卿可以打消疑虑了。”

孙伏加夺过国书确认,再拿出肖像确认,再是核对掌纹。

事实就在眼前,他确实是消失了半年的西突厥可汗,不会假。

孙伏加收了收心神,“本官查问了驿馆,驿馆的伙计说使者夜里被人带走,这又是怎么回事?”

许敬宗笑道:“那驿馆的伙计与我们外交院有结怨,自然想方设法给我们添麻烦,他三个月前就辞工离开了,言语间骂了我们的官吏,少卿可以去查问。”

“如此说来是有人谎报了?”

“多半是的。”许敬宗笑容谦和,“就连使者自己都说了,他是出去游猎回来晚了,少卿还问这些做什么?”

孙伏加气笑了,“身为西突厥可汗的使者,不以可汗所托之事为重,却出去游猎半年,许侍郎!你信吗?”

“这有什么好不信的。”许敬宗看了看四下,“再者说使者喜欢如此办事,与下官有什么关系,既然误会清楚了,下官便带他先回去了。”

“慢着!”孙伏加揪着下巴的胡须喝道。

“孙少卿,还有什么事吗?”

“当堂就有人证说使者是被人绑走的,而且绑走使者的歹徒已被本官拿下。”

许敬宗看向还句偻着身子站在一旁的乞丐,“是他吗?”

孙伏加点头,“正是。”

许敬宗皱眉打量着,“敢问你真看到使者是被人绑走?”

这乞丐先是看了看孙伏加,然后缓缓点头。

许敬宗又道:“你回答我是或不是。”

乞丐低着头,“是。”

“什么时候看见的?”

“三月二,夜里。”

“什么时辰,什么地方?”

“子时,使者驿馆的街对面。”

孙伏加听着两人的对话,还在观察使者的神情。

许敬宗拱手道:“这就奇怪了,按说事情过去半年了,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就连时辰都记住了?”

“小人……”

“少卿可知驿馆所在街道的地形?”

孙伏加点头,顿时又觉得有地方不对,转头瞪眼看向这个乞丐。

许敬宗笑道:“驿馆的街道对面便是朱雀大街,以十尺为一丈,街道宽有三十丈,敢问午夜子时,你是如何隔着三十丈远看清了绑的人是谁?只能看清一个身影已经很勉强,更不要说看清面容。”

“小人看……”

那乞丐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言语。

孙伏加怒喝道:“你是如何看清的?”

乞丐跪在地上,浑身打着哆嗦不知该怎么解释。

许敬宗澹然笑道,“孙少卿自入大理寺为官,可谓是兢兢业业,为何被人蒙骗了?”

孙伏加诧异得许久说不出话来,“若他不是人证,他为何要说谎?”

“人心不古,就像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需要一个机会来给自己正名,或者用这件事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和称赞,他就是想要换个身份活着。”

孙伏加呼吸沉重,“你为何……你!”

欲言又止,此刻这位大理寺卿气得一跺脚,朗声道:“来人把他押下去!”

“喏。”

见这乞丐被押走,许敬宗又是行礼,“既然误会解开了,下官就带着使者先回去交代事宜,打扰了。”

走出外交院,许敬宗惆怅着,这偌大的外交院要是没了下官该如何是好。

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办,还不是全仰仗下官。

不多时那个壮汉也大理寺出来了,一个商贩给了他一块银饼,“这银饼拿着去给家里人看病,若是觉得长安城的大夫不好,可以去骊山。”

那壮汉正要言谢,对方又道:“不要多问,你知道我们的规矩。”

壮汉点头躬身行礼就当感谢。

此刻,许敬宗带着安延偃走着,知道叶护可汗的急信也知道了西突厥形势险峻,这个姓安的才会就范。

大家都把叶护可汗当作摇钱树。

谁也不想这棵树就这么倒了。

安延偃才愿意与外交院合作,有些人可以把利益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他就是这样的人。

两人来到一处酒肆坐下。

安延偃疑惑道:“我确实是被你们的人绑走的。”

许敬宗给他倒上一碗酒水,“你不是我们绑走的,我们外交院怎么会做这种事情,使者说笑了。”

“那也是你授意的,我做了半年的苦力,一直都在给你们煅烧银子。”

“你能活着就不错了,吃点苦算什么?”许敬宗咧嘴笑道:“我确信那个证人在说谎,你是在清晨被绑走而不是在午夜,也不是从朱雀大街走的,而是从驿馆的后门就进入了西市。”

“如果真有人看到了,早就提前安排好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冒出一个人证。”

安延偃喝下一口酒水,“一个乞丐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许敬宗点头,“确实如此。”

“他背后有人?”

“我们外交院得罪的人不少,我们礼部尚书的仇人亦不少。”许敬宗再次给他倒上酒水,“既然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你能买走多少粮食?”

安延偃思量半晌,“一万石。”

“不愧是昭武九姓后人,有气魄!”

两碗酒水下肚,许敬宗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些东西,微笑道:“已经在城外安排了人手可以护送使者回去。”

安延偃嘴里嚼着吃食,“跟随下臣而来的护卫在哪里?”

许敬宗平澹道:“我以为你是个聪明人,坏就坏在你让人来刺杀下官,为了下官以及礼部其他官吏的安危,这些人一律当刺客全部拿下,上个月刚被斩首。”

酒肆内还有酒客在大声喧哗,很吵闹。

安延偃看着许敬宗久久不能言语。

“你也别担心,我们的人手会护送你回西突厥,若是吃饱了现在就上路吧。”

安延偃闻言起身,跟着走到长安城,他翻身上了一匹战马就离开。

许敬宗站在城外送别。

张大象提着一个包袱而来,“这个人信得过吗?”

“当然信不过。”

“那为何还送他回去?”

“所以安排了人手护送。”

张大象看向远处的这队兵马,“你安排的?”

许敬宗低声回道:“并不是下官安排。”

“那是谁的人马?”

“陛下安排的。”

外交院的事情陛下很少会过问,就连朝中也很少来插手,张大象狐疑道:“陛下怎么会安排这些人马,去护送一个信不过的人。”

许敬宗拿出布绢,“张尚书与陛下的安排都写在上面了,这些人看似护送……实则去查探昭武九姓的虚实,找到他们族中人聚居之地便会动手抓人。”

“别觉得他这种人出关之后会乖乖帮我们卖粮食,我们外交院做事向来都是为了正义,为了社稷,更是为了天下太平。”

“他们若不能为我们所用就不能留,不然这些人会是大唐一统西域的阻碍,西域这条商路必须握在大唐自己的手中。”

讲完这些,许敬宗回神道:“大象兄安排好了吗?”

张大象提了提肩膀上的包袱,“都带上了。”

马儿跑过官道,卷起的尘土很是恼人,许敬宗挥袖打去眼前的尘土,“我们回去商议。”

从八月到了十月中旬,陛下的避暑之行终于结束了。

李玥正在与弟弟妹妹们告别。

另一天,张阳正在和王公公告别,“老王,这些咸鸭蛋你一定要带回去。”

王公公叹道:“上次送来的还没吃完。”

张阳又道:“这东西就这么放着都行,平时一颗就能对付一顿饭了。”

“县侯实在是……”

张阳给他老人家整了整衣襟,“老王,你也到了该养老的年纪了,再考虑考虑,以后来骊山住。”

王公公苦笑着行礼,“县侯不要为难老奴了,老奴此生都要在陛下左右,直到老死。”

知道他忠心,张阳反倒是笑着,“没关系,我以后再想想办法。”

“县侯对老奴的关照,老奴会铭记在心。”

小武提着一篮子药材而来,“师傅,医馆那边让送来的。”

张阳又将一篮子药材送到他的另一只手上,“这篮子药材一定要收下,这都是补元气上好的药材,你平时也挺辛苦,一定要注意身体。”

“老奴还未得病。”

“还记得上次去骊山医馆把脉?那时我便让他们准备了适合您体质的药材,平时就算没病也要喝,就当调理了,你看看你气色这么差。”

张阳皱眉很是心疼,“老王,你要长命百岁,有朝一日我会想办法把你从陛下的身边要过来。”

听着县侯的话,感受着县侯的热情。

王公公进退两难,又不好拒绝,眼看车架要起行,他躬身行一大礼,便提着两个篮子匆匆离开。

“师父为了网罗人才,真是手段尽出。”

听到小武这个丫头的话语,张阳收起笑容,“你还小,不懂人情世故。”

“我懂,就算是这位公公不能来骊山,师父也可以交这个朋友,而且他是陛下身边的人,往后与师父会有很多的便利。”

见师父一直看着自己,小武被看得有些心虚,低下头稍稍行礼滴咕道:“弟子话多了。”

张阳啧舌道:“人该生来是纯良的,尽可能往好的地方想。”

“弟子谨记。”

车驾起行了,一家人站在村口送别。

等车驾队伍走远,夫妻俩这才回村,李玥手里拿着一卷书一路走着。

“走路看书不是个好习惯。”

“这聊斋的故事很动人。”

“这些故事你都看了多少遍了。”说着话,张阳牵起她的手,往自己这侧拉近两步,避开路边的石头。

纯良的人同样不会惧怕聊斋的故事,其实媳妇的经历很简单,她的心也简单。

李玥目光依旧在书卷上,“当真不再着书了吗?”

“嗯,不写了。”

“我听母后说,夫君向父皇说过狂人日记,那又是什么样的故事?”

“那是普通人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他被封健和礼教折磨发疯的故事。”

“我想看看这个故事。”

面对她眼里的点点期盼,张阳抬首道:“我向你父皇承诺过,以后不会再着书了。”

李玥收起手中的书卷,挽着夫君的手臂,“太可惜了。”

张阳点头,“那也没办法,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不如这样,夫君讲与我听,我来写。”

“这个故事太讽刺,太折磨人,不适合你。”张阳扫视眼前,“趁着你父皇带着人都走了,我们去山里炸土雷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