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从诏狱开始修仙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吕渊明的志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吕渊明的志向

随着青云门的覆灭,原属于青云门疆域的六国,成为了无主之地。

碧云宗、赤星院都在蠢蠢欲动。

还有大批的散修在这片地域出没。

修士之间的斗法并不罕见,有老百姓见了惊呼天人,但一些修真界的消息,也慢慢传入了凡俗之中,一些名门豪族、武林世家都被惊动。

许多散修在这片地域之中扬名,比如收尸门张无忌。

张无忌此人很是神秘,甚至有多位筑基期真修出手,但都折在了张无忌手中。

在众多散修之中,张无忌称得上一号人物了,他神秘且强大。

甚至就连很少出门的郑师姐都听说了张无忌的传闻,那天买完菜回来,她就叮嘱顾慎日后要小心。

现在六国灵气复苏,已经不再是曾经的灵气蛮荒之地,有不少修士出没。

对于郑师姐的关心,顾慎自然欣然接受。

......

......

顾慎偶尔会外出,告诉郑师姐是修习灵技,在城里施展不开。

但他大多时间还是在家里,陪着顾笑这小家伙成长。

亲眼看着女儿一点点的长大,心里的成就感和开心,真的是无法言表。

还有郑师姐,对于郑师姐的存在,顾慎已经慢慢适应了。

他们三个人中,缺少哪一个,他心中都会难以接受。

以前顾慎对郑师姐的过往有过一些了解,但并不多,随着接触的时间久了,郑师姐也会偶尔向他讲述一些她没有拜入青云门之前的事情。

郑师姐是乾国兴城人,幼年丧母,之后父亲又娶了妻室,有了同父异母的弟妹后,郑琳在家里就像是个外人,继母娘家强势,压得父亲抬不起头,郑琳自然也活的谨小慎微,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亲生母亲给她留的嫁妆中有一张青云金帖,同时还有母亲留给她的信件,告诉她如果生活困顿,可以持青云金帖前往青云门。

在又一次受了继母的毒打后,郑师姐便拿着那张青云金帖,离开了郑家,离开了兴城,离开了乾国,千辛万苦找到了青云门,成为了青云门一名杂役弟子。

郑师姐的亲生母亲是一位名声很大的舞女,年轻时曾有许多达官公子追求,但那些人都是纳妾,只有郑父愿以正妻之位相待,方才打动郑师姐的母亲。

这也是郑师姐自幼喜爱跳舞的原因,受亲生母亲的影响。

父亲窝囊,继母凶狠,这样的家庭没有丝毫温情,令郑师姐对那个家也没有留恋,这也是她在青云门覆灭后不愿回家的理由。

顾慎看着郑师姐,心中想到她的母亲,也一定是为非常好的女子,不然怎能教出这般有气质的女儿。

顾慎很喜欢这种曼妙的身姿、气质,他在考虑以后可以让顾笑跟着郑师姐学习舞蹈。

......

......

转眼间,半年时间眨眼而过。

从春到夏再到秋天。

这天,吕渊明来找顾慎喝酒。

随着吕渊明在翰林院待得时间久了,事情也多了,两人喝酒的次数少了很多。

顾慎最近几次看到吕渊明,都注意到他的情绪有些低沉,知道对方必然是有什么事情,但吕渊明不说自然有他的考量,顾慎也不方便开口去问。

越州楼,二楼,靠窗位置。

顾慎和吕渊明分别坐在方桌两侧。

酒菜皆上,酒过三巡。

吕渊明终于开口说了,“老顾,我要去颍川府了。”

顾慎点了点头,道:“决定了?”

听到吕渊明的话,顾慎并不觉得诧异。

吕渊明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只要不出意外,必然仕途一帆风顺,至于该怎么升迁,历代状元已经给出了模板。

先在翰林院做三五年的编撰,属于皇帝近臣,然后慢慢升迁到从五品的翰林侍读,正五品的翰林侍讲,如果一直表现不错,之后就可以直入内阁,成为当朝首辅也大有可能。

而且吕渊明还是赵王的女婿,有这层硬关系在,以后想不发达都难。

只要吕渊明按部就班的做这些清贵之职,日后必然前途无量。

然而,顾慎知道,这并不是吕渊明心中所想的。

吕渊明走上科举这条路,还是因为他的劝说,人各有志,顾慎很清楚,吕渊明的志并不在此,并不在仕途、人臣之极,而是在天下百姓!

顾慎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但不妨碍他很喜欢好人,而吕渊明就是这种大好人、大善人,而且还不是愚善,吕渊明是个有智慧的人。

这种人如果做官,以后必然是清官、好官。

这一年多来,吕渊明常常露出愁容郁色,通过三言两语,顾慎也摸清楚了吕渊明内心所愁闷的事情。

吕渊明现在是有些被架在火上烤,他当初投身科举出仕,就是想要为天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而实际上,他现在担任翰林院编撰,品阶不高但无人敢轻视,前途远大,极为清贵,而且是皇帝近臣,但这个职位是个闲职,每天只是看看书,和皇帝说一说话,许多官员羡慕吕渊明,但这不是吕渊明想要的。

然而吕渊明现在已经不是他自己一个人,他已经成亲,他还有妻族,他的妻子是明月郡主,他的岳丈是当朝赵王。

按部就班的进入内阁,乃至成为内阁首辅,这是赵王给吕渊明的要求。

一方面是自己的志向追求,另一方面是来自妻族的压力,吕渊明一直在矛盾、纠结。

之前见到吕渊明的时候,顾慎能感到对方身上的有股沉甸甸的压力,而今日看到吕渊明,那股子纠结已经没有了,顾慎就清楚,吕渊明是心里想清楚了。

吕渊明道:“我想好了,也和郡主说明白了,我不想这样按部就班的升官发财,我如果那么做,也就不是我了,老顾,你了解我的。”

顾慎点了点头,道:“其实我觉得你按部就班也不错,前途远大,也不辛苦,但是人这一辈子,总归是要给自己活的,如果不开心,那就算了。”

顿了顿,顾慎继续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有一件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

吕渊明抬头,看向顾慎,目中带着问询。

他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心里总归还是有一些结没有打开,刚才顾慎的话,仿佛要给他指出一个答桉。

顾慎道:“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将来不明白,就再等将来,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行。”

仿佛领悟到了某种人世间的奥妙,但吕渊明却是只有一点灵光,根本抓不住更多,他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用一种极为渴望的眼神看着顾慎。

“而有一件东西,它超越了所有的一切,至少在我看来如此。”

“这件东西,我想了很久,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是词句来表达,用最欠揍的话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想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看了很多书,终于想明白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顾慎的话,宛若一阵惊雷,在吕渊明耳畔炸响!

他瞪大眼睛,紧紧的看着顾慎。

此刻在他的心中,顾慎俨然和另一个名词划上了等号——圣人。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吕渊明的心中,涌现出了这样一句话。

老顾他是一个太神奇的人了。

他武道通玄,年纪轻轻就成为绝顶先天境界的高人,而且不是那种没有知识学识的武痴,他每每口吐至理名言,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开。

顾慎没有说话,他注意到吕渊明的状态明显放松许多,看来自己刚才的话,他是听进去了。

而吕渊明此刻口中正轻轻呢喃,重复着顾慎刚才所说的那句“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心中一直压着他的那一把枷锁,此刻终于荡然无存。

“老顾,我想通了,当官非我愿,惟愿天下平!”吕渊明开口,掷地有声!

听到吕渊明的话,顾慎也顿时不禁动容,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吕渊明,举起桌上的酒杯,道:“老吕,希望你日后担得起你刚才说的那句话。”

“干!”吕渊明举起酒杯。

喝完酒,两人从越州楼离开。

并肩走在街道上,一边走一边叙话。

“老顾,我这次一走,最快也要三五年才能回来,郡主跟我走那最好,如果她不愿跟我走,而是留在京城,吕家和她有难,还请你伸手帮一帮。”吕渊明说道。

吕渊明此去的颍川府是豫州下面的一个州府,路途虽不如益州那般遥远,但来回也要一个月,而且胤国对官员是三年一审,经过审核之后,才能进行调动,在调动的时候有一段休假期,所以吕渊明说最快也要三五年才能回来。

顾慎道:“这是自然,你家中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此去且放宽心,一切有我。”

吕渊明点了点头,得了顾慎这句话,他心中放松许多,别人不知道顾慎的本事,他是知道的。

也就是顾慎现在不愿意封候拜将,不然以他的能耐本领,封候拜将不过等闲。

两人走到亲仁坊才放开,吕渊明向西,顾慎继续往南走回秋明坊。

月上枝头。

顾慎抬头望月,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一种分离的感慨。

颍川府通判有个缺,吕渊明已经上书崇宁帝,颍川府通判是正六品的地方官员,是一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是各府的副职,位于知府之下。

以前太平盛世的时候,胤国并不是在每个州府都设置通判一职,而是设立在边陲的地方,用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后来南方起义席卷各州,天下动荡,胤国才在各州府都设置了通判一职。

吕渊明现在是翰林院编撰,属于从六品的清贵文官,地位自然在通判之上,但官位品阶却比正六品的通判低上一阶。

不过翰林院编撰是京官,通判是地方官,按照惯例,京官到地方官是要提半级外放的,所以吕渊明上书奏请外放颍川府通判,是合乎规矩的,崇宁帝多半会放他去。

不知不觉中,顾慎已然来到了家门口。

看着自家大门,他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是三五年的分离,竟然就让自己有了这种离愁别绪,真是枉为修真者啊。

炼气修真之中高阶修士,一次闭关就是几年乃至几十上百年,对红尘事早就看澹。

“啧啧,我不是一个合适的修士啊,还是要炼心。”

......

......

一个月后。

吕渊明走了,带着几个仆人书童,前往了豫州颍川府。

明月郡主没有跟去,据说吕渊明上书崇宁帝奏请外放通判得到崇宁帝的允准后,赵王大怒,发了很大的火,甚至要让明月郡主和吕渊明和离,明月郡主抵死不从,这才作罢。

后来明月郡主也与吕渊明吵了很大一架,当然,主要是明月郡主指着吕渊明的鼻子骂,吕渊明笑脸以对。

吕渊明孤零零走后,顾慎按照之前和吕渊明的约定,经常会关注吕家的情形。

他现在已经踏入虚丹,产生了灵识,虽然范围不大,但覆盖几个坊市还是可以的,都不用他亲自过去,一个灵识扫过,吕家的情形如在眼前发生,有难也能第一时间赶去。

吕渊明走后一个月,顾慎注意到吕家有动静了。

几十辆高大奢华马车从吕家大门而出,几百名穿着盔甲的赵王府近卫保护,浩浩荡荡的走在京城主干道上,好不威风。

顾慎闭目躺在院中梧桐树下,无形的灵识扫过,发现马车中有丫鬟、仆人、美衣、首饰、绸缎等等,最中间的马车中,端坐着那位脾气稍微有些暴躁的明月郡主。

几十辆马车除了京城西门,直奔西南方向而去,那是豫州的方向。

顾慎这才有些明白过来,这位高高在上的明月郡主,终究还是放不下那姓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