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瑜一行在虎牢逗留半日后,再次上船出发,逆汜水而上。
不一日,抵达太室山峻极峰下。
因为论道大会之故,曾经荒无人烟的太室山,如今俨然是九州最火热之地,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于此,其中不止诸子百家的修行者们,还有很多看到商机的商人和凑热闹的普通人。
众生汇聚的峻极峰下,甚至形成了一座小小的集市,其中买卖的除了寻常事物外,还有不少奇花异草、妖兽血肉之类的神异之物,诸子百家修行者、普通人随意游逛,热闹繁盛甚至不下于虎牢关城。
王良瑜初见这一幕,都被惊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
孔夫子及其弟子,也都是一脸目瞪口呆,深深震惊于眼前这座藏于深山中的小小集市。
“夫子,不如我等先逛逛这座集市?”王良瑜觉着眼前的集市,已经和仙侠小说里的修真坊市一般无二,不免生出一丝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孔夫子微笑颔首,道:“甚好!”
刚踏进集市,王良瑜迎面就看到一个青年迎上前。
青年上前躬身一礼,自我介绍一句:“诸位有礼,在下赵合!”一边打量王良瑜一行人,一边又道,“谨代表论道大会及春秋说书人欢迎诸位莅临!”
孔夫子几人纷纷躬身回礼。
“春秋说书人赵合,见过诸位儒家道兄!”赵合闻声,神情瞬间变得郑重起来,又行了一个大礼,随即道,“论道大会七日后正式开启,峻极峰上已经备好食宿,诸位可上山歇息!”
王良瑜摇摇头,缓声道:“倒也不急于一时,我等想在这集市上逛逛!”
赵合闻声看向王良瑜,先是一怔,旋即面露喜色,急声道:“弟子赵合,拜见公子!”
方才王良瑜隐于颜回等人中间,又略过自我介绍,所以并未引起赵合注意,直到出声。
王良瑜颔首微笑着应了一声,旋即问道:“赵合,你是在这里负责接待吗?”
赵合点点头,压抑住心中兴奋,解释道:“自一月前,峻极峰下便开始来人,陆师兄便命我等在此接引诸位同道。”顿了顿,又指了指身后的集市,道,“顺便,照看集市,以免有人乱来!”
王良瑜上下打量着赵合,夸赞道:“不错,众生心力有不小的长进,看来这段时间,你们进步不小嘛!”
在赵合身上,王良瑜感受到非常浓郁的众生心力,比射雕时代的张之游都要浓郁好几倍。
要知道,赵合成为春秋说书人,满打满算也才两年不到啊!
赵合眉眼中闪过一丝骄傲,转瞬即逝,表情肃然地说道:“在下微末伎俩,不足挂齿。”
闲叙片刻,王良瑜与赵合告辞,带着孔夫子一行人开始逛集市。
另一边,赵合立刻名人通知峻极峰,将王良瑜回来的消息传递上去。
不过片刻功夫,虞信、陆启带着一大帮说书人、小说家,齐齐冲下峻极峰。
看到赵合,陆启就急不可耐地问道:“公子呢?”
赵合指了指集市方向,回道:“公子说暂时不上山,先逛逛集市。”
陆启闻言,又带着人冲进集市。
集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陆启很快就发现了王良瑜,兴奋地迎上前。
“公子!”陆启走上前,向着王良瑜毕恭毕敬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虞信等人紧随其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崇敬之色。
见到这一幕,不说儒家弟子,便是集市中其他人,尽皆愣住。
因为论道大会之故,陆启和以他为代表的春秋说书人,早就名传天下,集市中所有人都认识他,所以心中更加诧异,王良瑜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让陆启这般激动!
王良瑜哭笑不得地看着陆启,伸手扶起众人,又瞄了眼四周行人诧异古怪的眼神,有些埋怨地说道:“陆启,用得着搞出这么大阵仗吗?你让其他人怎么看我啊!”
陆启冲着王良瑜淡淡一笑,旋即转身看向四周,朗声介绍起王良瑜:“这位公子,乃是我春秋说书人一脉开道人,亦是立志为武道奠基,为人族立武的王良瑜!”顿了顿,又高声道,“同时,王良瑜王公子,还是论道大会的发起人、创始人!”
陆启一番介绍,引得四周众人纷纷注视王良瑜,眼神中透着惊奇和赞叹。
集市之中有普通人,但更多的还是诸子百家的修行者,深知陆启这番介绍的分量,若是真的,那王良瑜足以称宗做祖,青史留名。
听着陆启的介绍,王良瑜有些尴尬,正欲谦虚几句,身旁的孔夫子突然出声,满脸和善的笑容,缓声道:“老朽儒家孔丘,有幸与良瑜论道,其有一言,武道者,以武止戈。”说着,环顾四周,温和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神情肃穆地说道,“仅此一言,武道精神已立,其当为武道之祖!”
伴随着孔夫子的说话声,半空之中浮现出四个金光大字,“以武止戈”,在耀阳之下熠熠生辉,隐隐散发出别样的气势。
集市中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每个人心中都回荡着“以武止戈”的声音,若有所悟。
而在这些人中,又有一群武道修行者,他们大多生的魁梧雄壮,一个个宛如蛮荒巨人,这一刻他们脑中同样回荡着“以武止戈”的声音,但相较于其他人,这声音在他们耳中显得更为宏大,振聋发聩。
“哈哈哈!”
就在这时,一声大笑骤然响起。
伴随着笑声,一个身长九尺的大汉越众而出,径直飞奔到王良瑜身前,抱拳一礼,肃声道:“末学后进鲁松,拜谢武祖!”说着,周身迸发出狂放的气势,放声狂笑,“好一个以武止戈,吾之武道,今日成矣!”
王良瑜看着鲁松,眼中闪过惊异之色,连声问道:“你修的什么武功?”
鲁松闻言止住笑声,摆摆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就是瞎练。”顿了顿,又挠着头解释道,“我自幼长于山林,见黑熊横行无忌,故而仿其体貌动作,终日习练。”
“七日后论道大会,我期待与你论道!”王良瑜闻言愈发惊奇,虽恨不得现在就拉着鲁松探讨一番,但念及论道大会,不想喧宾夺主,只能忍下。
鲁松又是一声大笑,朗声应下。
除了鲁松,集市中的其他武道修行者都是面露喜色,眼泛精光,他们也都得到不小的好处,武道大有精进。
随后,王良瑜拜别一众兴奋的武道修行者,约定论道大会再论武后,随即转身离开。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王良瑜自是不好再逛集市,只能无奈跟着陆启、虞信一行人,上到峻极峰。
倒是孔夫子一行,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留在峰下继续逛。
再上峻极峰,哪怕心里早有预期,可看到眼前大变模样的峻极峰,王良瑜还是忍不住惊叹连连,眼前的峻极峰比之射雕时代春秋说书人幻境,不知道宏伟多少倍。
光是楼阁殿宇,王良瑜一眼望去就是数十栋,掩映在葱郁的山林中,宏伟华丽又不失自然风韵。
“这都是你们建造的?”王良瑜扭头看向陆启,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道,“厉害啊!”
陆启嘴角噙笑,眼中难掩得意骄傲:“不错,峻极峰上下共两殿四阁九宫十二楼!”顿了顿,又继续道,“另有一百零八间屋舍,供所有参会者休憩。”
王良瑜听着陆启的介绍,目光在峻极峰上的楼宇间打转,欢喜又惊叹:“你们真的太厉害了,这才多久,就搞出规模这么宏大的建筑群,当真是厉害啊!”
虞信笑了笑,随意地说道:“有修为傍身,这些做起来倒也算不得艰难!”
“现在,最难的是,咱们名头不足!”虞信话音刚落,陆启迅速接过话头,凝视着王良瑜,沉声说道。
王良瑜闻言一怔,立刻想到集市中那一幕,蹙着眉头说道:“所以,你就要为我扬名?”
“是的!”陆启点点头,一脸坦然地说道,“春秋说书人和小说家终究是末流,在诸子百家中根本排不上号,举办这场论道大会颇受非议,这些时日就有不少闲言碎语传出。”
说着,陆启又望向王良瑜,长舒一口气,缓声道:“还好你回来了,不然,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
“是啊,有孔夫子为你张目,你的名头算是定下来了!”虞信跟着松了口气,满脸庆幸地说道,“有你坐镇论道大会,想来不会有人再有异议了!”
王良瑜闻言一脸哭笑不得,不过想想,倒也能理解。
论道大会如今可是九州第一大盛事,可偏偏作为主办方的春秋说书人,才刚刚闯出名头,门中又没有名闻天下的人物,主办这样的盛会有名不副实之嫌。
就像是一个乡镇企业,承办了奥运会一般。
“放心,有我在,没人能质疑你们!”念及此,王良瑜看向陆启和虞信,宽慰着说道,眼神中绽放出自信的光芒。
陆启和虞信见状,纷纷笑了起来,非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