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一从娶媳妇开始 > 第477章 跑单的小角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桑,万分感谢您的热情接待,请您相信我们的诚意。希望能够尽快的得到答复。”

“谢谢!同样感谢你们对本公司的看好。我们会尽快给你们答复。”

“冒昧打扰了。”

“呵呵。”

“……”

见到那几个本子行礼离开,李缘笑容一收,对着身后的顾雨芹做了个鬼脸。

“嗯?嘻嘻。”顾雨芹笑问道,“谈的咋样?是不是有希望?”

李缘耸耸肩:“小鬼子就是这样,好像什么便宜都想要拿。那种嘴脸就比较恶心了。”

刚才的那几个本子,他们是来谈判收购的。开出了一个400万美元的价格,想要把凤凰新能源全部收购?

李缘真的已经无话可说,怎么比自己还要不要脸呢?

目前整个凤凰新能源产业,一个朱雀一号基地,就已经投资了50亿。如果上二期、三期的话,总投资额甚至能够超过100亿。光那个水电站,区区400万美元能够拿下吗?连个零头都不到。

就不说那里还有农场、牧场,光放牧的羊群,可能就已经价值400万美元。

还有就是十几块页岩油气田。当时的收购价,同样在2.7亿美元以上。

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每年的毛利就在10亿软妹币以上,更不用说什么估值了。

就算把这些资产全部剥离,还有光伏组装分厂、硅片生产分厂……

还400万美元?以为自己是乞丐咩?

尤其是那几个小本子还得意洋洋——李桑,我们有一流的品牌,还有我们核心技术。只有在我们手中,这家企业才会生意兴隆?

李缘差点儿没有笑喷。

现在的光伏产业,差不多都是从头开始,能有什么一流品牌呢?再说,自己同样有技术,根本就不需要海外引进,甚至还有自己的国产设备基地。用得着你们小本子的品牌和技术吗?

说到底,无非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那几个小本子根本心不诚,他们以为自己没见过世面,找到自己来捡漏的。

……

“抱歉,这里是不是凤凰新能源的展台?你们的老板在吗?我昨天曾经预约过的。”展台前面,出现了一位三十出头的西方年轻人。他穿着正装,提着一只公文包。

“我就是这里的老板,李。”李缘笑着和那位年轻人握握手。他心中有点疑惑,这副打扮……卖保险的吗?应该又是一个过来捡漏的吧?

年轻人连忙笑着与李缘握手:“这是我的名片。我是高盛的客户经理凯文。幸会。”

“哦!请坐吧!”李缘也不废话,“你也对我们的凤凰新能源感兴趣吗?”

“当然。李。我发觉,你们应该有机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当然要到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融资。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回报。”

李缘忍不住露出微笑,感觉到一丝丝的亲切。上辈子忽悠那些土豪投资人的时候,好像都是这样的话术,一出口就能让人热血沸腾。

“好吧好吧!凯文,你来自高盛,应该想要把我们送到美国?”

“呵呵,李,你应该是个内行。如果交给我们高盛,我们会全过程协助你的几轮融资,并且通过我们高盛的关系,以很快的速度到纽约证交所Ipo。”

“嗯嗯。”

“李,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们高盛……”

在原先的历史线上,国内光伏产业确实有过纽交所上市的经历。并且还曾经创造出一个国内首富。那就是锡市尚德!

不过好景不长。

锡市尚德跟快就失败破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当市场火爆时,作为关键材料的硅片价格暴涨,由于尚德没有硅片加工能力,故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二是当硅片价格暴涨时,尚德与硅片生产厂商签订大量的订货合同,来提前锁定价格。谁知后来的事实却证明,这是尚德的误判。因为国内很多厂家看到硅片价格暴涨,于是纷纷投资建厂做硅片,市场供给增加了,硅片价格就下来了,后来的市场价格低于了尚德提前锁定的价格,加重了尚德的亏损;

三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政府压缩了对新能源使用的补贴,造成市场严重萎缩,于是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由此可见,关键还是在硅片。如果没有自主生产的硅片,到时候硅片的暴涨暴跌,很容易就搞垮光伏企业。

另外就是各国的补贴。说实话,如果现在没有这笔补贴,光伏产业根本就无法生存,只能够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当然,当国内光伏产业发展起来后,立刻就面临了欧美国家的双反调查。用这种盘外招,希望能够扼杀住中国的光伏企业。

然而没想到的是,国内光伏企业内卷的太狠了,甚至没有留出一条活路。

当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到一半的时候,最后居然不了了之?因为国外的光伏企业全部死翘翘了。根本没必要继续调查了。(笑哭)

而高盛是一家全球闻名的华尔街投行。这位凯文就是高盛的……小马仔之一。

像这样的展会,作为高盛在欧洲的办事员之一,凯文就是顺便过来看看的。没想到突然看到了凤凰新能源的机会,所以就忽悠着李缘到纽交所Ipo。

所以听完了凯文的自我介绍后,李缘立刻就猜出了他的身份,应该就是跑腿的业务员,根本就没能力做主。今天这样的谈判也是瞎谈。

虽说凯文还是很有眼光的,看到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机会。但他就是个跑单的小角色。

说明一下:对普通人来说,投行似乎很高大上。基本上都是仰视的。

但现实中,投行生意和其他生意没什么两样,讲究的就是一个——眼光问题。

一般来说,投行会收到茫茫多的投资计划书,有自动送上门的,也有自己外面去找的。

但100份投资计划书,最终能挑中的只有3、4份,差不多4%的概率。而这剩下的那些,真正能做到上市的,同样只有2%左右。

也就是说,真正杀出重围的优秀投资项目,仅仅只有万分之七、八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