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骁知道了朝堂之上的事情后,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因为这件事的结果已定,不会再起什么波澜,是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已经覆灭了的王朝而出头的。

高丽的事情肯定已经板上钉钉,跑不了了,苏骁让李助调集培养出来的一批政务官前往高丽进行管理,这些政务官并不是按照大宋那种科举培养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处理基层事务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苏骁也下令,让高丽的百姓聚集生活,不要在散装,散装的高丽人是发挥不出什么价值的。

高丽收入囊中之后,苏骁就让李助派探子去岛国收集情报,不管自己什么时候决定动岛国,情报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够到自己用的时候再去收集,到时候就晚了。

李助当然乐意做这些事情,苏骁的地盘大,才有自己的价值,如果苏骁还是窝在清河县,自己最多就是处理一个针头线脑,吵架斗嘴,而现在,自己管理的可就多了去了,调兵筹粮,派官征税,已经有一朝宰相的感觉了。

可惜就是无法得到真正宰相的位置,李助自从在汴梁听了苏骁那一席话之后,算是跳出迷雾看明白了,如果苏骁当上皇帝,那宰相的位置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因为自己和杜壆他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做帝王的是不会看着自己手下和睦一片,到时候就会联起手来对付帝王,只有文武对立,这才是帝王的权衡之道。

所以李助也就不想了,与其苏骁登上皇位自己失去地位,还不如现在就安心的跟在苏骁身边,享受实质的权力。

下一个世界石还没有凑齐,所以无法开启下一个世界,苏骁也暂时没有回到九叔世界的想法,所以就安心在北宋的世界修炼,反正在这个世界,自己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教导孩子,照顾后宅。

苏铎的三观已经越来越像是现代人,而且对理科知识也很感兴趣,苏骁不求他成为大科学家,只求他能够认识到世界的真理就行,当然,自己传授给他的重重手段,可是妥妥的唯心学说,至于苏铎如何平衡,那就看他自己的了。

拿下高丽的半年之后,苏铎突然请缨,想要去高丽管理一段时间,苏骁让高宠带上五百亲卫,给苏铎当保镖,同时苏哲也一起跟着去,苏哲虽然习文,但是也要参与管理,以后也能够给苏铎当个帮手。

对此李师师和扈三娘都没有任何意见,苏骁这是为了两个孩子好,穷人家的孩子向苏铎和苏哲这么大的,都已经可以上山砍柴了。

如今的高丽可是百废待兴,正适合苏铎去练手,哪怕玩废了,也只是高丽,对大宋百姓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高丽也很太平,连个反抗势力都没有,先不说皇族已经全部灭亡,就连那些大臣,每天也是卑躬屈膝,非常顺从,这可能就是一直沦为强国藩国而养成的奴性吧。

当苏铎和苏哲到达高丽开京,兀颜光和杜壆立刻来拜见世子,他们知道,苏铎就是苏骁钦定的继承人,相当于太子,可是万万不能够得罪的,苏哲同样是受到苏骁宠爱,都是不能够得罪的。

苏铎和苏哲像是画师一样,在高丽这块干净又廉价的画布上随意涂抹,试着画出他们心中的画作。

苏骁只是定是看来自高丽的简报,同时把兀颜光和杜壆都调了回来,把老成的林冲派去配合苏铎工作。

对于兀颜光的下一步安排,苏骁还没有想好,岛国的征战苏骁不打算派兀颜光了,毕竟岛国海岸线长,苏骁打算让李俊试试,而兀颜光更适合陆战。

只是苏骁已经没有向北进攻的想法,北边有蒙古和金国残部,但是已经逼近西伯利亚地区,那里苦寒,在如今科技不足的时代,是没有多少开发价值的,不管是种地还是放牧都不适合,所以苏骁就把那里留给金国残部吧。

而向西的话,则是童贯的地盘,苏骁还没有反叛立国的想法,自然不会攻伐同僚的地盘,所以苏骁只能够向东扩展。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苏骁虽然不满足自己的地盘,但是大宋上下,有谁不羡慕,包括赵桓,甚至有时候赵桓觉得,自己都想要和苏骁换一换,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有一个王爷过的舒服。

大宋的百姓也慢慢发现,江南的繁荣已经出现在了北地,在沧州、河间县、析津府等地,已经是非常繁华,一点都不比江浙一带差,税赋更是多的夸张,这里经商没有那么多的盘剥,商人们当然更愿意来这里,也愿意正规纳税。

苏骁这里金银可以说非常多,多的有点花不完的感觉,苏骁只能够大笔一挥,道路、水利、教育等众多公共设施投入建设,苏骁不像是赵家人那样,穷侈极奢,去建造什么艮岳。

苏骁除了刚开始投入了一笔资金修建王府之外,就再也没有兴建过什么园林,至于各种奢侈品,苏骁也没有什么兴趣,除了给后宅添一些首饰之外,苏骁没有什么投入。

在吃的方面,苏骁也只是普通鸡鸭鱼牛羊猪,没有学人家吃什么驼峰鱼唇,最多是吃一些海鲜,析津府可比清河县距离海边近,所以吃海鲜也花费不了多少。

这样下来,苏骁的钱自然越来越多,苏骁只能够投入公共建设之中,这让苏骁治下的百姓是各种感谢苏骁,有了苏骁的投入,他们的田地再也不怕干旱,粮食也更容易卖出去,甚至村子里和镇子里有了专门唠嗑的广场。

学堂也几乎是两三个村子就有一个,孩子们入学也不需要缴纳束修,只需要自备干粮就行了,百姓都愿意把家里的孩子送到学堂,当然,都是男孩,女孩子依旧是原来的地位,虽然能够吃饱,但是无法去学习。

苏骁也不想立刻就改变这个时代的想法,哪怕到了现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存在,这是不容易改变的,只能够慢慢的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