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辛亥英雄 > 第92章 印度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蕴存,这一次你代表我们国家去印度,我还是比较放心。”

对于印度独立的事情,中国是非常重视。

毕竟印度是在中国周围仅次于苏联的大国,他的独立会改变整个南亚和中亚的局势。也会改变中国在西藏地区的战略态势。

所以中国派出的代表团是非常隆重的。

以副总理仇亮为团长,有副总统王正廷,以及外交部长、三位上将,以及其他高层,可谓是带着庞大的代表团去印度。中央高层很多,军队将军也不少。印度之行需要应变能力强、掌控能力强的,在目前来说当属仇亮最合适。

“我是不是应该受宠若惊。”

仇亮哈哈一笑。

说起来目前这一批六十岁以上的中央高层当中,仇亮的身体最棒,仇亮的精力最为充沛。作为负责中国能源的副总理,中国的能源公司在世界各地跑马圈地,重要的东西都是仇亮亲自负责。

为了在世界各地跑马圈地,仇亮也是频频带着中国的能源集团公司出国访问。

不过仇亮同样遇到年龄的问题。

虽然就算是到了45年,他也不过是六十六岁,还没有到该退休的年龄。但他也是七十年代,是七九年生人。这一次张学文离开,上世界七十年代生人是都要带走的,这里面也包括仇亮。

张学文对于七十年代的高层是选择一刀切。

甭管是七几年的,甭管年纪多少,一律要退休或者退居二线。

“蕴存,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确的。”

高处不胜寒。

这不是假的。到了张学文这个位置,特别是张学文这样在总统位置一坐就坐了三十年的政治强人来说更是如此。

没有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

就算张学文平常跟人说一些心里话,也不会有人真认为那是张学文说真话。大家反而都要仔细考虑张学文每一句话。

因为他们都想从张学文的每一句话当中找到张学文真正的意思。

他们只会揣摩张学文的话,不会认为张学文真的在说心里话。

所以到现在能让张学文说真话的越来越少。也只有面对仇亮、刘道一这些好朋友,张学文才能够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我真想为我们国家消除一切的隐患,为下一任解决一切的问题。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我总想这样,但我又担心我的选择是错误的。”

“想太多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

仇亮摇摇头。

张学文这样的性格,以前革命的时候、后来建设祖国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用的。张学文的这种稳健,压制革命党出身的人民党很多激进派。

可以让中国稳健的发展。

可正是因为想的太多,有些时候有些机遇张学文就会失去。

张学文叹口气道:“可能是年纪大了,比年轻时候想的更多,担心也是越来越多。”

“子清,天下没有不变的制度,不变的法律。更是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法律。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需要改变。我们今天做的决定今天或许正确,但几十年后可能就是错误的。但如果几十年后出问题,后人总不能说这是我们今天的错误,导致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事情,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后来人处理。”

“话是这样说,可是……”

说到这里,张学文自己也是好笑。

可能自己真的老了。

想的太多。

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解决的完美,给中国留下最好的发展环境,给后人留下最好的施政环境。但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事情。就如现在中国牢牢地钳制日本,但谁能保证几十年后会出现什么事情。谁能保证未来日本继续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就如现在中国和周围一些国家关系很好,但谁能保证几十年后周围会出现什么变化。

自己想要安排好一切东西,本来就不可能。

“蕴存,不说这个。这一次去印度,一定去见见甘地这位‘大圣人’。”

“当然。”

“非暴力不合作,一定要大力宣扬。我们这个世界要和平,需要这样的思想。印度更需要这样的思想。要充分肯定他的功劳。”

“我明白。”

仇亮笑了笑。

张学文、仇亮这一批人都是靠着军队暴动推翻清王朝,又是靠着军队一统全国的军阀,最后还是靠着军队击败列强,从列强手中抢回属于中国的利益。

战争。

对于辛亥革命走上中国政治圈的中国政府高层,都是对于战争非常不陌生的。

对于大家来说,大家都是看不上甘地的主张。就像是乞讨一样的感觉。

当然大家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过甘地的主张,只是认为甘地那样的主张妥协性质太大。中国这些人也不需要深入的了解甘地的思想,但中国一定会推崇甘地。

因为中国需要印度继承甘地的精神。

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包括美国、英国这些世界强国也都是需要印度继承甘地的思想。如英国是希望印度能够牵制中国,但也不希望英国成为下一个中国。

一旦印度真的和中国一样变强,到时候印度就有可能控制印度洋,影响南亚和中亚,可以影响整个世界局势。

所以对于印度,大家是利用,又是防范。

甘地是圣人,对于他本人是如此,对于印度是如此,当然对于其他大国也是如此。

他必须是圣人。

甭管印度是怎么独立的,原因是英国没落,还是英国本土势力的增长。但中国包括其他世界大国只会承认一个,那就是印度的独立是甘地的功劳,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功劳。

“你出马,我放心。”

仇亮的任务是比较重的。这一次去印度,要和印度方方面面的政界、宗教界的高层见面。当然仇亮出马还有一个事情。

合作,同样是合作。

中国资本现在到处都在找投资目的地。因为二战的开始,中国目前是最强势的时候,中国也是资本最充足的时候。

而且这个时候中国的人民币是最有效力的时候。

中国工业这几年膨胀一样的发展,也带动中国资本的膨胀。在世界主要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之下,美元和人民币的价格是一路上升。中国的人民币目前因为战争原因是有些高估,发行量也比较大。现在战争没有结束,这是一个好机会。人民币大力输出的好机会。

印度未来肯定也要发展,中国资本也想在印度发展当中分一杯羹。

当然印度马上要独立,也需要中国的资本帮助。因此跟随仇亮的除了大批的政界大佬,也有很多中国经济界的大佬。

中国目前国家几大银行的行长都跟着一起去。

都是为了找投资的目标。

…………

“邓将军,坐。”

“是,总统。”

看着英气勃发的邓铿,张学文心中有一些犹豫。但很快张学文就狠了狠心,然后笑着道:“邓将军,南洋作战指挥的不错。”

“都是大家的功劳。”

“邓将军,今天我找你,是因为有件事情想要咨询一下你的意见。”

“是。”

“我准备在军委成立一个军事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世界军事发展和中国军队发展的问题。我想这样的机构不能只是那些只知道啃书本的人,应该要有实战经验的将军参与。我就想到了你。”

邓铿没有说话。

因为邓铿实在是不明白张学文找自己什么事情。

军事研究委员会?

这是个什么东西。一听就是一种研究机构,更多的是一个闲散部门。

邓铿是什么人,那可是辛亥革命的大功臣,辛亥革命的时候广东军队很多都是出自邓铿的部队。在广东军队当中,就是陈炯明、胡汉民这些人当年都要给邓铿足够的面子。因为当年同盟会在广东的很多军官都是邓铿的学生。

而且邓铿多年在西南地区担任西南军区司令,曾经带领部队攻击过法属印度支那,威胁过英国在香港的军队,更是全权指挥在东南亚和日本的战斗。

可以说邓铿此人在军队内部是资历深、战功大。

凭借这一次指挥南方面军的资历,邓铿是可以成为军委副主席的。而且也只有这个位置能够打发邓铿的大功劳。

这样一个人,军事研究委员会是什么东西。

所以邓铿才疑惑。

“程潜会担任军事研究委员会的主任,尹昌衡将军和林祖坤将军都会担任副主任。这个研究委员会设立三个副主任位置,我想你来担任。”

随着张学文话说出来,邓铿的脸色变化很快。因为邓铿立马就明白张学文什么意思。

邓铿是聪明人。

邓铿是一个熟读中国历史的人。刚刚张学文说的几个人,程潜今年六十一岁,尹昌衡今年才五十九岁,林祖坤年纪稍大也不过是六十三岁。

这三个人,特别是程潜是最有可能在张其锽退休之后,成为下一届军委第一副主席,主持军委工作的将军。或者说不是最有可能,而是肯定会成为军委第一副主席。

因为程潜这两年一直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而尹昌衡和林祖坤也是如此。

都是军委副主席呼声最高的人物。尹昌衡不用说,林祖坤的资历、功劳都跟邓铿相差不多。对日作战的时候,一个是北方面军的总司令,一个是南方面军的总指挥。但林祖坤和中央高层的关系远远不是邓铿能够相比的。

在政府方面,张学文已经尽力的淡化湖南高层。但在军队上面,湖南出来的将领就更多。目前的军委第一副主席张其锽,平常负责军委工作的程潜,以及林祖坤他们都是湖南人。

程潜?尹昌衡?林祖坤?

加上自己。

几个本来会成为军委下一届领导班子的将军,都被张学文打发到军事研究委员会。虽然张学文没有明说,但邓铿第一个想到的词汇就是“杯酒释兵权”。

邓铿不知道还有几个将军要离开一线。

但光是前面这几个人,一个个都是从辛亥革命走出来的功勋人物。从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就开始担任军方高层,个个都是军方大佬人物。

邓铿开始想起最近传的比较厉害的小道消息。

张学文要退。

当然邓铿一直没把他当一回事情。因为38年、39年的时候也是疯传过一阵张学文要退的消息。以至于很多人都开始行动。

可是张学文在40年的时候照样没退。

现在的张学文更是声望达到最巅峰。毕竟中国战胜了日本,又开始在世界舞台发挥重要力量。中国从晚清的颓废状态走到现在世界强国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张学文还年轻,今年才五十九岁。

对于政治家来说,张学文这个年纪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邓铿就没有相信。

但现在邓铿完全肯定这一点。

张学文要退,张学文肯定要退。

而且不是一个人退,而是要带着辛亥革命功勋一起退。邓铿说实话不想退,里面当然有不舍得现在地位。

毕竟邓铿在军队当中,马上就要走上最巅峰的时刻。

邓铿是真年轻,今年才五十七岁。就算是两年之后无法成为军委第一副主席,七年之后照样有机会成为第一副主席。

这样的情况之下,邓铿怎么会愿意内退。

但邓铿心中明白,张学文既然已经是找到了自己,那么就由不得自己不退。除非程潜、尹昌衡、林祖坤他们也都选择不退。

可是既然张学文都跟自己谈话,表明已经搞定了上面那些人。

邓铿感到无奈。

“邓将军,你当年在广东主持过军校,主持中国陆军大学我认为也很合适。”

张学文其实真的很可惜。

程潜、尹昌衡、林祖坤、邓铿,这都是辛亥元勋,都是为了现在的中国贡献了自己一生的将军。而且他们还不到退休的年龄,还能够继续工作。

但张学文没有办法。

如果他们都是在正常情况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位置,都只是和平年代的将军,那么张学文不会有任何的担心。

但他们不是。

他们都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经历了战争年代,成为军方大佬人物的。他们一个个在军方高层太长时间,加上因为经历过战争,在军队内的势力根深蒂固。

这就是张学文不放心的地方。

只要二战结束,只要亚洲稳定,中国肯定要开启一轮的裁军。毕竟为了战争中国陆海空三军,加上其他一些武装部队可是动员了快七百万人。这么多部队是肯定要裁军的。

但只要涉及到裁军,就会影响军方各个派系。

反正在张学文的任期之内是绝对没有时间完成这样大规模的裁军,这个任务要交给下一任。如果到时候这一批辛亥功勋人物还在,杨维的裁军工作就会困难很多。

因此可惜归可惜,但张学文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张学文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包括程潜这一批军方大佬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交给他们的任务,到了跟历史说再见的时候。

“是。”

邓铿很艰难的点头。

“邓将军,你可以回去考虑一下。是主持军校工作,还是去军事研究委员会。”

“我去军事研究委员会。”

邓铿心中苦笑。

既然都要退了,何必又去军校。军校是个好地方,但去那里又算什么退居二线。还是直接去那个什么委员会更好。

“邓将军,谢谢你的选择。”

“总统,那我就先走了。”

“好。”

看着邓铿有些失落的背影,张学文叹了口气。其他地方将领,包括张钫这样的军方大佬并不需要直接退休。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退休。

因为张钫嫡系将军当中,并没有影响力很大的人物出现。

但邓铿不行。

邓铿的部队当中后辈人才太多。

包括张学文准备大用,给杨维留下的邓演达。邓演达是从军队出来,然后在地方历练过,又跑到了军队当中,负责国防科委,后来更是直接负责军委的装备部。

而邓演达未来是很有可能负责军委的人物。

虽然邓演达没有什么战场上的军功,但和平年代主持军委邓演达这样的人是非常合适的。就算是看在邓演达目前的崛起速度,邓铿也不能留在军委。

这都在张学文的思量当中。

可惜。

对于程潜他们这一批军队将领,张学文只能说一声抱歉。他们抓住了历史机遇,一个个都功成名就,但他们现在同样要承受提前离开一线领导位置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