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贺六、徐文长、王翠翘上了一艘大福船,自宁海卫出航,直奔普罗岛。
福船之上,只有一名张姓老船工领着二十多个苦力。并无一兵一卒,也无火铳、舰炮。这是为了对许海彰显诚意。
王翠翘的手里有去普罗岛的海图。普罗岛所在事属机密。她没有将航图交给老张头,而是每隔三个时辰去舵室给老张头校正一次航向。
王翠翘去了舵室校正航向,船舱之内,只剩下徐文长和贺六。
贺六道:“徐先生,这下咱们可真是成了一条船上的人了。”
徐文长点点头:“既是同舟共济,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上岸前,你要换下飞鱼服。”
贺六有些奇怪:“上岛招安,难道我还要对许海隐藏锦衣卫的身份不成?”
徐文长道:“你的确需要隐藏锦衣卫的身份。不过不是隐藏给许海看的,而是隐藏给普罗岛二当家影佐平成看的。”
徐文长将普罗岛上的汉、倭之争,影佐平成觊觎岛上头把交椅的事一一说给了贺六。
贺六道:“原来如此,许海归顺朝廷竟是被逼无奈。这样一来,咱们上岛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帮助许海,剿灭岛上的三千倭人。”
徐文长自信满满的说道:“如果许海把他那五千汉人手下交给我指挥,别说三千倭人,就算是六千,我亦能手到擒来。”
贺六摇头:“恐怕不会。许海防着倭人,一样也会防着我们。”
航程的前五天,称得上是万里无云,一帆风顺。第六天,海上风云突变。
上一刻海上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便是乌云密布。紧接着,一场暴风雨笼罩了海面。
大福船虽然是浙江水师的主力战船,在偌大的海面上却如一片轻飘飘的叶子般随波而行。
船工张老头站在舵室内,大声的命令着自己手下的弟兄:“收帆!”、“横桅!”。
那些苦力久在海上讨生计,都是钢筋铁骨一般的汉子。他们站在风雨之中,无所畏惧。可狂风呼啸,两名苦力爬上桅杆收船帆时,竟然被狂风吹到了海里。
贺六大喊:“有人落水!张老伯,快派人去救啊!”
老张头沧桑的脸上浮现一丝悲伤之情:“救不了。现在派多少人去救他们,等于要搭上多少人的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出了海,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死在海里的打算。”
落水的两个苦力,逐渐变成了黑点儿,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王翠翘拿着自己手里的航图,仔细的对照着:“坏了!咱们迷航了!遇上这场大暴风雨,算是咱们倒霉。能不能闯出去,就看天意了。”
狂风、暴雨整整呼啸了一夜。船上的一众苦力已经是精疲力竭。就连贺六和徐文长都亲自下到底舱里摇橹了。
第二天,暴风雨终于停了。
一众苦力,连同贺六、徐文长全都累趴在了底舱里。
乌云散尽,阳光照耀在甲板上。
舵室内,王翠翘一阵发愁:“咱们这是到了哪儿了?航向已经乱了套。照这样下去,咱们怕是回不了普罗岛了!”
老张头忽然喊了一声:“前面有个岛!”
贺六和徐文长听到喊声,来到舵室。
众人远远望去,只见福船前面有数里见方的一个小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老张头急忙调整航舵,在岛边靠岸。
一行二十多人,上得此岛。只见岛的中央有十几座石头垒成的小房子。
一番搜寻,这十几座小房子却是空无一人。奇怪的是,每个小房子里,都有一些粗米、盐巴、淡水。
贺六猛然看到,这些小房子的东面有一座石碑。石碑上刻着三个大字“钓鱼岛”!
。看b正√版c“章节"q上/0√
贺六指了指石碑,问老张头:“钓鱼岛?张老伯你久在海上谋生,可听说过此岛?”
老张头道:“当然听说过。长出海远航的人,哪有不知道钓鱼岛的。这岛自古就是我汉人的地方。南宋水军名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守诸岛,就曾在此设立兵栈。后来南宋灭亡,咱们东南沿海的渔民出海捕鱼,就将此地作为了一个中转。在岛上储存淡水、盐巴、米面。任何途经此地的汉家渔船都可以随便取用这些补给。”
徐文长在一旁道:“为了巩固海防,胡部堂曾让郑伯鲁编纂《筹海图编》一书,详列我大明海疆。其中的‘沿海山沙图’中,便有钓鱼岛。此地的确是我大明的疆土。”
王翠翘高兴的说道:“我这航图上,亦标注有钓鱼岛。咱们以钓鱼岛为参照,便能重新找回航向。用不了两天,就能到达普罗岛了!”
老张头看了看一众精疲力竭的苦力,建议道:“贺大人,我看我们先在此地歇息两日,再扬帆出海不迟。”
贺六点点头:“好,就这么办吧。走,我们去找些枯木,生火、煮米、做饭。”
贺六和徐文长领着五名苦力寻找枯木。在岛上行了半里,只见诸种树木郁郁葱葱,很多树木贺六都叫不上来名字。
徐文长亦是惊喜万分:“这是棕榈,这是仙人球。呵,贺大人你看,这是海芙蓉!我听李时珍李先生说过,这可是治骨痛的神药啊!”
徐文长说完,俯下身去,采了一大把的海芙蓉:“咱们若有命回浙江,我定要将这海芙蓉送给李先生,算是为他编纂《本草纲目》出一把子力。”
贺六感叹道:“都说我大明疆土辽阔,物产丰盈。今日到了这钓鱼岛,才知此言不虚。”
贺六和一众苦力在岛上拾了不少枯木,来到岸边。
老张头带着人,在浅滩上用渔网补了不少的鱼、虾。
不多时,岸边飘荡着米香、鱼虾的鲜味儿。
老张头给贺六夹了一条小黄鱼:“贺大人请用。这可是真正的东海小黄鱼。在杭州城里,可以卖到三两银子一斤呢!唉,这些年,倭寇肆虐,海面不平。咱们东南的渔民每次出海,既要祈求风调雨顺,又要防着倭寇。实在是苦的很啊。”
贺六笑了笑:“放心,张老伯。离东南海面太平无事的那一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