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祁玉看完运筹书后,杏眼锃亮的看着胡管事,“胡管事大才啊!”

胡管事忙道:“东家过誉了。”

“运筹书写得不错,不过细节上有些问题。”祁玉兴致勃勃的拉着胡管事到案桌旁边坐下,开始商讨细节上的问题。

两人在楼上商讨了近一个时辰,待他们下楼时,已到了午时。

这会儿,或许是大伙都赶回去吃午饭了,奇珍阁里已没有什么客人。

掌柜和伙计正猫在柜台内用他们自带的午饭,听到楼梯口有动静,两人忙抬手一抹嘴,放下午饭走出来。

“东家,管事。”

祁玉闻到了饭菜味儿,一脸随和的问道:“饭菜可热过了?”

现下已是十一月,天气寒冷,他们早晨带来的饭菜到这会儿早已经凉透了。

掌柜躬身回道:“已经让崔婶子帮忙热过了。”

奇珍阁后面是一排民宅,崔婶子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铺子刚开张没多久,祁玉便请了崔婶子帮忙照顾宿在铺子里的胡管事的饮食起居。

崔婶子是个热心肠的人,见掌柜和伙计长期都吃冷饭冷菜,便叫他们把饭菜拿去她家加热。

对此,掌柜和伙计都很是感激。

祁玉点点头,心道,下月要多给崔婶子些银钱才行。

胡管事把祁玉送到门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东家可听说了百绣阁的事儿?”

祁玉眸光闪了闪,“百绣阁出什么事儿了?”

“百绣阁前段时间放在仓库的绣品,有八成以上都发了霉,有的绣品上甚至还长出了草植。”

因百绣阁与奇珍阁只隔了一条街,所以那边一出事儿,胡管事很快便打听清楚了。

祁玉一点也不诚心的道:

“是吗?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可惜了那一批绣品啊。

胡管事见她如此,便知百绣阁不受他这位小东家的待见。

于是就笑着道:“听说百绣阁出事儿后,周边许多商家都在暗骂其老板终于遭报应了。”

祁玉嘴角微微翘起道:

“可见这百绣阁的老板平时有多不讨人喜欢了。”

胡管事点头笑应着是啊。

从奇珍阁出来后,祁玉直接回了祁宅。

用过午饭小歇了一会儿后,她又去了杂货铺。

这会儿杂货铺没什么客人,柳娘和招财都在门外跟隔壁铺子的掌柜在闲聊。

见到祁玉来了,三人便止住了话题。

柳娘和招财皆笑脸迎道:“姑娘。”

祁玉与隔壁铺子的掌柜点头示意后,弯着眼笑问柳娘,“我刚才好像听到你们在说什么恶有恶报?”

正好这时,隔壁铺子来了两位客人,隔壁掌柜便回了自己铺子。

柳娘请祁玉进到铺子里后,才道:

“我们刚才在聊县太爷今日公开升堂审的那件案子。”

祁玉走到柜台内坐下,随口问道:

“那件案子怎么了?”

柳娘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后,忿然道:

“那件案子简直令人发指。”

嗯?祁玉疑惑抬头。

就听柳娘问她道:“姑娘该知道桂花村吧?”

“嗯。”祁玉点点头。

随即,她似想起了什么,双眸微眯道:

“莫非衙门今日公开审的案子是桂花村那桩……”

柳娘点头,“不错,就是桂花村那桩弑兄命案。”

祁玉抬眼看着柳娘,“你且仔细说说。”

柳娘便前倾着身子,道:

“我听两位去衙门听审回来的客人说,县太爷审案的时候,那个把兄弟杀了的人一声不吭,只有他那个媳妇廖氏一直高声嚷道他那兄长该死。

县太爷便开始审问廖氏,廖氏怕死,便把她夫家这些年做的腌臜事儿都说了出来……”

柳娘说到这里,已经是双拳紧握,“这李家,除了两个儿子还有三个女儿,但这三个女儿出嫁后几乎都不回娘家,姑娘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祁玉皱眉问道:“为什么?”

柳娘一脸愤怒的道:“因为李家那个傻子畜生,他连自己的亲姐姐都不放过!”

什么!

祁玉瞪圆一双杏眼,“你是说……”

柳娘沉着脸点头,“据说,廖氏爆出这件事的时候,她男人还想去堵住她的嘴,结果被衙差拖到了一边去。

后来,县太爷传了李家嫁出去的三个女儿问话。一开始并不承认,后来经过县太爷的一番威严审问,三人才流着泪说了实话。

她们还说,当时她们爹娘知道这事儿后,还反过来骂她们不要脸,后来,更是对那傻子的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柳娘说得咬牙切齿。

这就是最令人发指的地方了,饶是柳娘在风月场所待了那么些年,都还未曾听说过如李家老两口这般恶心的父母来。

祁玉听得双眸冒火,这对老畜生!

半晌后,祁玉平复好情绪,问道:

“这些事廖氏是怎么知道的?这跟她杀那畜生又有什么联系?”

柳娘道:“廖氏嫁进李家没多久,就被那傻子……给那个了。

廖氏一直不敢告诉她男人,怕她男人嫌弃她。可后来,她才发现,这事儿竟是她男人跟公婆亲手设计的。

到这时候廖氏才明白过来,李家之所以愿意花钱娶她这个寡妇进门,便是想着她比一般的黄花闺女更好拿捏……”

例如,如果她把傻子欺辱她的事儿说出去,别人肯定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她这个曾经的寡妇不安于室,去勾引自己大伯,还倒打一耙。

祁玉听了,忽然一阵后怕,幸好心莲跟李家退亲了,要不然的话……

她打了个冷颤,不愿再深想下去。

“然后呢?”

“廖氏知道真相后,在李家大闹了一场,便是这场大闹,使李家人说漏了嘴,让她知道了李家三姐妹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