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 > 第1456章 天竺大陆(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恒河入海口以南的加尔各答在此时还不是随着英国的殖民才发展起来的大城市,仅仅只是一处数千人口的小镇。但是在这田连阡陌的富饶地带,周边的人烟并不算稀少。当烽火在雨季渐渐落幕的时候燃起的时候贵族们的佣兵们虽然不敢去主动招惹那些兵力异常强大的来袭大军,但在做着兵力集结前的准备,因为濒临缅甸等地,而且经济上也算凑合,因此这一代的民防比起内陆很多地方来并不算懈怠。

让石垒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新军远征部队登陆的第七天之后,通过发达的水路还有纵横的道路网络,莫卧尔就在这一代云集起了规模多达五万余人的大军,并且还经常有不少临时动员起来的马队进行一些试探性的攻击行动。

在新朝二十五年的新军主力部队中,哪怕是班长就算是没有经历过战火也做为军官一样经历了完善的军事与战史教育。官兵懂的在这种相互接触的侦察试探**锋中最好显得被动和不那么强大一点儿。因为把大股的敌军击溃吓跑,而给日后的统治带来很多麻烦的事情,在新军的征战历史上可是有过不少的。

“真没有想到,主要战略方向一直在西北方向的天竺之地的军队反应竟然这样快?”一名年轻的司令部参谋笑着评价道。口吻轻松,但对印度军队的赞赏确实真心实意的。因为如果是在当年的东南半岛等地,就算是那些版图小的多的国家反应也不一定有这么快。

“敌人反应这么快,我们就多等等看吧,告诉下面的队伍。就是敌军发动大规模袭击,也要掌握好武器的运用和火力强度,不要把到手的功勋都吓跑了。这天竺之地和我内地老十三省的面积与人口规模差不多,要是这些大军在战斗中逃散,那可不知道要少多少云麾勋章和英勇勋章了。。。”石垒也叮嘱道。

这几天来在交战中通过对前来袭扰的敌军的交锋,新军主力部队对这支完全陌生的军队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因为天竺人烟稠密之地同中原的北方不少地方一样同样缺乏优良的箭木、而且平川之地马匹运用广泛适合骑兵。在交战中这一带敌军的主要作战方式还停留在火器时代以前的近战步兵辅助结合马队突击的阶段,外加少量的炮兵。大概相当于14世纪的欧洲军队或者15世纪的大明。

同所有缺乏基层有效统治的人口上亿的大国一样,通过审讯零星交锋中的战俘,石垒也大致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在印度当地,地方势力仍然相当强。莫卧儿大军中的一般士兵如果逃亡到地方,被地方上的贵族们处罚的几率并不大,这就导致同很多衰弱时代的旧时代汉地军队一样:因为军队难以有效的威慑和控制,大部分人的战斗力并不强,甚至明显赶不上东南半岛等地的一些强悍土着。只不过天竺毕竟是一个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大国,就算有不利于战斗力的诸多条件,也一样像衰弱时代的汉地旧时代王朝一样有一些像样并拥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

就这样:加尔各答一带的对垒和交锋又持续了足足十天的时间。在新军主力部队登陆后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军完成了完善的粮仓和堡垒建设,并转移了船只上的淡水和粮食,使即便遇到台风等意外情况也可以确保大军的给养。而通过发达的水运体系,从上游向人烟稠密一带的下游调动兵力的莫卧儿王朝大军反应也还迅速。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依靠烽烟和接力传信乃至水运构筑起来的交通网络迅速调集了同新军主力差不多兵力的十多万大军集中到了恒河出海口以南的新军主力部队登陆地带。

在这段时间里,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的莫卧儿大军见到这只号称天下无敌的军队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炮火,也就是以轻散弹威慑寻常炮灰步骑兵的效率比较高。而且那传闻中的天下强军还如同海龟一样经常喜欢缩在工事堡垒里被动的参战,经常还是有效射程以外就远远放铳似乎十分害怕自身伤亡。。。

这一切都说明:这支大军似乎是一支“铁多器少”的军队,也就欺负那些没有正经盾甲防护的军队还比较像样并且十分有一套。如果集中象兵和车盾兵进行一次真正的突袭,再配备精锐的骑兵,就有可能将这支徒有虚名的军队击溃。

石垒实际上还是期望天竺军队能集结更强兵力更多的大军前来。在这人烟稠密水运发达的地带,按理来说能够集中起来的军队应该也不止十万大军,就是拥有足够马匹的四十万大军只要组织得当后勤应该也完全不是问题。可是石磊也清楚:在新军主力部队真正展现出一定实力以前,莫卧尔王朝是不可能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东南一带的。并且依靠水运线维持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也仅仅是在理论上可行,这一带的敌人有没有那么强的组织力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情。

因此,石垒也终究下定了决心:如果敌军打算发动更大规模的正式进攻,队伍就不等了,直接展开摊牌。

就这样,当十多个军团的莫卧尔王朝大军也终究在沙贾汗的命令下下定了作战的决心:集中披甲战象部队在强敌看似有些单薄的防线靠侧翼但又不是侧端的几处地方展开更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看看这些似乎没有多少火炮或者重型火器乃至强弩的军队应对重装部队得手段如何。如果能够起到足够的效果,数以千计的精锐武士就将驱赶着炮灰展开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在拥有足够骑兵的情况下,控制大军就不成为一种问题了。

就这样,从二十多个军团中抽出的三百多头战象及上千辆乃至规模多达万人的大军针对性的组成了一支重装大军,展开了一次有威胁的真正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