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流 > 第511章 艰险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午后时分,张延龄一行抵达了一处叫做鸣沙洲的地方。这里已经属于宁夏中卫所辖地界,距离灵州已经有三百里之遥。

宁夏中卫兵马已经大部分集结于灵州城,其中有一小部分进驻青铜峡西南黄河小渡口位置,张延龄一行并没有惊动他们。在行军时刻意绕开了小渡口,这也耽搁了半日时间。

宁夏镇黄河以北的位置向北凸起,如同伸向北方的一根中指。黄河便是从指根位置切断了整个手指,故而才成为阻挡进军的天堑。而鸣沙洲的位置已经不在对峙的前线。

虽然依旧在黄河南面。但是黄河对面已经不属于宁夏镇所辖,而是一片属于鞑靼人的荒漠戈壁。一片巨大的,毫无生机的不毛之地。鞑靼人称之为腾格里,意思是天空之意。那便是说,这片沙漠如天空一般浩瀚宽阔无边无际。

鸣沙洲的地名得名的原因据说是,即便在黄河南岸之地,也能听到对岸浩瀚沙漠之中的鸣沙之声。

这便是张延龄选择的行军路线。

既然黄河对岸的叛军防守严密,无法从正面渡河。那么,何妨绕路而行。

索性从叛军控制的宁夏镇的西边,鞑靼人的底盘腾格里大沙漠的边缘渡河北上,再从贺兰山南部的山口冲出,来个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宁夏城左近,来个中心开花。这是张延龄认为的最隐秘和可行的办法。

但是,这么做的挑战显然是巨大的。渡河或许已经不是最大的人难题,穿过对面那片戈壁大漠往北行军才是最大的挑战。

沙漠戈壁,那是死亡之地,酷热干渴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对手。

由于必须要隐匿踪迹,起到神兵天降的效果。所以北上途中不能太靠近戈壁沙漠的边缘之地,否则会被边界的寨堡烽燧的守军所发现。所以,兵马的行进路线必须要深入戈壁沙漠内部。虽不是说完全的穿越其中,但起码要和边缘保持时余里的距离,才能确保不会被发现。

这么一来,其危险性可想而知。要知道腾格里大沙漠可是浩瀚如海之地,酷暑焦渴沙暴狂风肆虐之地。这是一处连鞑靼人都不敢轻易穿越的地方,何况是大明的这群兵马。

除了恶劣的地理环境带来的威胁之外,穿越鞑靼人的地盘,也极有可能遭遇到鞑子兵马。沙漠的边缘便是大明和鞑靼边界之地,渡过黄河之后便是鞑靼人的地盘。大明于边界周边设立寨堡防御,鞑子也会有兵马驻扎或者巡逻。

遭遇鞑子的风险是存在的,而且这威胁一点也不逊于穿越戈壁大漠的危险。鞑子的地盘上,他们适应和熟悉了地形和天气,若是被他们缠上了,结果很难预料。

况且张延龄也绝不想和鞑子纠缠上,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和鞑子作战,而是要借道进入宁夏镇平叛。如果被缠住了,耽搁了时间。则整个计划会全面失败。

要赶在杨一清发动渡河作战之前抵达宁夏镇北方腹地,是完成整个计划的关键。否则,便形同自投罗网之举。对方一旦击溃渡河大军,便会调兵加强内部守卫,一切将化为泡影。

所以,在时间上,给张延龄留下的时间不足十日。他必须在十天内完成这次计划。

张延龄策马立在黄河南岸的土坡上,眺望着黄河对面的远处。

黄河对岸,靠近河道的百余步距离之内倒是一片葱郁之色。由于靠近河道,这些树木青草还是可以存活的。但是越往远处眺望,绿色便逐渐被一片灰蒙蒙的眼色所代替,偶尔有那么几棵树木孤零零的立在荒野之上。

从千里镜中往更远处看去,远远可见遥远的地方沙丘起伏,宛如波涛起伏的海面一般。只是那不是真的大海,而是一片瀚海。

张延龄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身旁的众人也是眉头紧锁。他们得知了这个计划之后倒是惊讶和兴奋不已。但是,此刻他们也都意识到,这个计划实行起来,怕是艰险无比。甚至极有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马蹄声响,一队骑兵沿着河湾旁的荒野疾驰而来。中间裹挟着五六十名被五花大绑的士兵俘虏。

抵达山坡下的时候,赵元成翻身下马高声禀报:“侯爷,人抓来了。”

张延龄点头,策马下了土坡,来到近前。

“给他们松绑。”张延龄吩咐道。

几十名俘虏很快便被松绑站在地上。这几十人都是宁夏中卫的兵马,在鸣沙洲左近的岸边寨堡驻守监视敌情的人员。

张延龄命人去将他们抓来的目的,一则是询问这里的情形,二则是要控制住他们,防止他们发现了自己兵马的踪迹从而造成行踪的暴露。张延龄不希望这个计划在一开始便被杨一清或者无干人等知晓。

“本人是建昌候张延龄,朝廷派来平叛的总兵官。各位兄弟,得罪了。将你们抓来,并无他意,只是不希望你们探知我们在此的消息,泄露我们的行踪。我们要从此处渡河,所以,从现在起,委屈各位了,你们将不得不被看守在此。放心,不久后便会放了你们。另外,本侯需要你们提供一些讯息,希望你们能配合。”张延龄沉声道。

那些宁夏中卫的留守兵马还处在懵圈状态。他们看到了大股骑兵抵达这里,发现是自己人,正在想着是怎么回事,要不要来询问一番的时候,突然间便被对方给全部缴械捆绑了起来。此刻才知道,这些人居然要渡河。一个个都傻了。

“张侯爷,小人没有听错吧。你们要渡河?”一名总旗忙问道。

“对。要渡河。还要穿越沙漠。”张延龄道。

“使不得啊,张侯爷。沙漠可进不得啊。那里有去无回啊。”那总旗大声叫道。

“吵什么?闭嘴!”陈式一喝道。

那总旗兀自道:“各位,不是小人吵闹,对面是大沙漠,进去了就是个死。更别说要穿越沙漠了。小的是为你们着想啊。”

张延龄摆手道:“你只需告诉本侯,此处何处可以安全渡河,以及对面鞑子的兵马数量,出没的规律,何处有他们的寨堡和驻地便可。其余的便不用你操心了。”

那总旗只得作罢。当下倒是回答了张延龄一些问题。

据他所言,对面有鞑子两个寨堡,位于河岸北边数里之外的一处绿洲。人数约莫一两百人。因为每日上午和傍晚都有两队百余人的鞑子骑兵来河岸近处巡逻。双方还经常隔着黄河对骂,朝着对方露出下体撒尿相互羞辱。

至于张延龄所问的可以泅渡的地点,倒是没有合适的之处。但是那总旗说,往西南三里外是黄河在此的一处大弯道。河面开阔平坦,水势缓慢。当地百姓经常整乘坐羊皮筏子在弯道处打渔,还到对岸去砍伐树木,去戈壁滩上狩猎等等。

张延龄当即下令兵马前往那处黄河弯道,果然是一处近乎一百八度的大回旋。河水平缓的很。而且河湾处有一个叫辛家庄的村落,住着六七十户人家,家家都有羊皮筏子还有竹排木排等渡河工具。

那些百姓们以为张延龄等人是要渡河去打鞑靼人的,一个个都很高兴。纷纷张罗这主动要送兵马过河。因为他们经常在河面上打渔的时候,还有到对岸砍伐树木打猎的时候遭到鞑子的袭击。对鞑子恨的牙痒痒。

张延龄也不否认,毕竟解释毫无意义。

渡河很快开始,十艘羊皮筏子先是将六十名鸟铳亲卫兵马以及数十名弓箭手送到对岸。陈式一第一批过河,指挥这百余人组织起防御阵地,以防鞑子兵马突然出现。

这之后,大规模的渡河行动便开始了。这么多人马渡河,仅仅靠着十几只羊皮筏子和一些木排而已,速度可想而知。而且战马渡河是最不好办的。张延龄只得先令兵士渡河过去。待到傍晚时分,两千多士兵全部渡河之后,再将所有的羊皮筏子和木排连接成大木排和大筏子。在其上加装围栏和横档,隔出一个个笼子一般的小空间,限制马匹的移动。这才将马儿蒙着眼一匹匹的拉上几艘大筏子开始渡河。

一次来回,只能运送七八十匹马儿过河。好在河面平静,半个时辰便可来回。饶是如此,三千人马全部渡过黄河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把辛家村的几十名操筏手累的精疲力竭。兵士们倒是还好。因为知道时间漫长,所以一开始便分批的睡觉歇息。待渡河结束,大伙儿几乎都轮流睡了一觉。

张延龄在星光下踏上对面河岸上方的时候,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在远处的星光之下,戈壁滩上黑沉沉一片。吹来的风中都带着沙砾的味道,带着一股奇怪的炙热。给人一种未知的恐惧和紧张感。

但无论如何,渡河成功,意味着计划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稍事歇息后,张延龄传令兵马立刻整队,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