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全身妖魔化 > 第343章 摄政王皇太后相忍为国,洪承畴献策略图谋神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3章 摄政王皇太后相忍为国,洪承畴献策略图谋神州

多尔衮皱眉问:“什么能人异士?”

作为多尔衮这样的上位者,其实并不缺乏这方面的见识,因为往往便有些“能人异士”投靠、取悦,想要以其“异术”谋取富贵。

但绝大多数“异术”说穿了都不值一提,也于军国之事无用。

而所谓的能人异士,其实也多是些江湖艺人罢了。

多尔衮并不认为此类虚假的能人异士可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败。

博洛回忆着道:“李成栋战败于扬子津后,其部将及四五千绿营兵,都说有‘飞剑’、‘怪鸟’出现,才使得战局扭转,李成栋身死。

豫王和我等当初自然是不信的,只当是那些败兵败将怕受罚编造出的谎言。

然而,此后从我与尼堪领兵攻打扬子津再到扬州城南大战,明军都彷佛能未卜先知,行军布置,兵马调度,处处先于我军。

我后来每每回想这几场战事,都觉得蹊跷之处很多,因此觉得,明国或许真的有能人异士相助。”

“此事本王会派人去明国查究清楚的。”多尔衮并未全信博洛的判断,“汉岱,你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汉岱道:“我满洲八旗大军陷于城南时,豫王身边尚且有镶白旗阿礼哈超营及努山所领的一百多葛布什贤。

当时,眼看着大败难以挽回,豫王其实是可以领着这些兵马退走的。

但豫王却言此战不可败,近两万满洲八旗兵也抛弃不得,于是率领亲卫一人双马,穿插战场袭击明军大营···”

biquge.name

说到这里,汉岱就停下了。

豪格正要开口骂多铎蠢货,却听屏风后有女声抢先叹道:“豫王为谋国而不惜身,是真的勇士啊。”

多尔衮则忽然擦起不知有没有泪水的眼睛来,哽咽道:“是我对不起十五弟啊,明国出现坤兴公主这等人物,又有数万强军,我却未能事先察觉,才让十五弟身陷扬州···”

说着说着,多尔衮确实流下了眼泪。

代善、济尔哈朗等人一听就明白,多尔衮实际是在说此战怪不得多铎,因为坤兴公主及其手下强军的存在,不仅出乎多尔衮意料,也出乎清国高层其他人意料。

如果真顺着多尔衮的话说,这确是他的责任,岂不是说,这大清国是多尔衮一个人的?

大清国可是八旗贵族所共有,至少也是众位觉罗实权宗室所共有的。

此外,还有一点代善等人很在意——皇太后既然出声帮多尔衮说话,便说明此事她多半要挺多尔衮了。

但也有人看不明白这些。

“既然知道此战之败是你的责任,你就该受罚!”豪格看着多尔衮冷笑道,“你这叔父摄政王的名号我看该去了,如果知错便不受罚,如何能服众?”

多尔衮点头,“是该罚,陛下、皇太后,臣请去叔父摄政王称号。”

布木布泰道:“大清正值危难之际,摄政王怎可推卸重任?不过,若有过不罚确实难以服众,便去‘叔父’之号吧。”

多尔衮露出悲伤又感激的神色,起身向上方一作揖,道:“谢陛下,谢皇太后。”

豪格在旁看得一脸懵逼,完全不明白,如此一个打压多尔衮的机会,为何布木布泰最终轻拿轻放。

却不知,此番言语之间,多尔衮、布木布泰已经完成了一项政治交易。

多尔衮退一步,不再压迫福临小皇帝的权利;而布木布泰则支持多尔衮渡此难关。

代善、济尔哈朗也觉得明国既变成强敌,此时八旗内部不该在出现大的政权动荡,于是也都点头表示同意此事。

豪格见此,气得头扭头一边,不看这些人。

洪承畴却是暗松口气,觉得他投降清国是对的。

此等事如果出现在大明,恐怕少不了一个督师脑袋搬家,大批文武官员落马,趁机彼此攻讦者更不知会有多少。

但瞧瞧人家八旗贵胃,却知道相忍为国。

也就一个先帝大皇子不懂事,如今却没有掌大权。

这要是在明国,肯定是大皇子继位,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扬州之败责任在谁的事以后再说吧,当前最为紧要的是,此战之后,我们在西边、南边该如何安排?”济尔哈朗道。

代善道:“准塔并未参与攻打扬州吧?需急令他撤兵回山东。”

“只怕已经晚了。”多尔衮摇头,“明国既出了坤兴公主这样的人物,又有强军在手,必然不会坐视准塔攻掠淮扬。”

代善听了皱眉,“那就只能看准塔自己了。汉岱,你们从扬州败逃后,难道没想到派人去告知准塔吗?”

汉岱道:“自然是派了,只是能不能及时到准塔军中就不清楚了。”

“准塔的事并非最重要的。”多尔衮道,“此战之后,明军多半会北上重新占据徐淮,甚至可能进犯山东。

可眼下,京畿、山东已经没有足够挡住那坤兴公主麾下强军的兵马了?

因此,应让阿济格从湖广撤兵,最好是撤到黄河以北。

另外,陕西那边一两个月毫无寸进不说,反而小败几场,也该撤兵。”

“摄政王说得轻巧!”豪格忍不住再次出声反对,“河南、陕西都是将士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你竟然一句话就要弃了?失土之责你来担?”

这一次,多尔衮却直怼道:“当初发兵入关,定鼎中原,不是我的主意?!”

豪格还要再说,便听布木布泰道:“洪大学士有什么看法?”

洪承畴弓着腰低着头道:“此番我大清折损重兵,兵力已然捉襟见肘,确实该收缩防线。

河南、陕西之地屡遭天灾、兵祸,百姓十不存一,田地亦荒芜一片,没有收成,实为鸡肋。

我大清弃之,明国必取之,这两地便会成为明国的负担。

如此我大清专心经营京畿、山东、山西之地,只待明国有变,便可再发大军,未必不能攻灭大明,入主神州。”

听到这番话,已然年老,更喜欢稳重的代善、济尔哈朗一起点头。

布木布泰作为一个女人,对安全感需求更大,也觉得洪承畴这策略好。

至于多尔衮更不用说了,撤西、南之兵,收缩防线本就是他先提出来的。

豪格再蠢,也知道这情况下他反对没用,只能坐在那里生闷气。

多尔衮则注意到洪承畴话中另一个重点,问:“大学士说待明国有变似乎笃定得很,可是有什么依据?”

洪承畴笑了,“启禀摄政王,明国从未有过公主监国之事。

而以臣对明国那些人的了解,他们也绝不会允许一个公主监国。

臣虽不知这挂着监国身份的坤兴公主是如何领兵过南京到扬州的。

但臣料定,日后明国必然会因为这位坤兴公主生出大变故,兴许会相互举兵征伐也说不定。”

听见这话,武英殿中众人,包括豪格再内,眼睛都亮了。

跟明国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可是深有体会:若想赢得一场战争,无需他们多强,只需明国那边够烂,狗屁倒灶的事够多就行了。

这一下,多尔衮、布木布泰等人便彻底定下了主意。

又商议了一些具体之事后,便让人传旨,命阿济格从湖广撤兵回往河北。

至于陕西那边,却并未让定西大将军何洛会弃守,只是驳回了之前何洛会请调援兵的请求,让他紧守西安、延安二府。

因为拿捏着陕西,要比只守山西更容易些。

同时,多尔衮又急派了一批精干暗探南下大明控制区,以期打探更多有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