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政治局为了基辅问题吵成一锅粥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那里的战斗又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胶着。是的,布柳赫尔指挥着远东红旗方面军跟鬼子的关东军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在十月份、十一月德军气焰最嚣张的时候,鬼子也是相当的跋扈,关东军约50万人投入了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猛攻,甚至在进入十二月之后,鬼子一度增兵到七十万,可以说,在远东地区一半的兵力都投入到对付苏联上了。

那么当时的远东红旗方面军有多少兵力呢?约四十万上下,包括五个集团军(远东红旗第一集团军、远东滨海集团军、远东红旗方面军第25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方面军第15集团军和外贝加尔集团军)。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远东红旗第一集团军和远东滨海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一个驻扎在哈巴罗夫斯克,另一个负责守备符拉迪沃斯托克。其中远东方面唯一一个机械化军就属于红旗第一集团军(机械化第30军)。

同日军的直接交锋中,机械化第30军起到了杀手锏作用,两个坦克师(第58、第60师)以及第239机械化师加起来拥有一千辆坦克,在波戈夫波斯基中将的指挥下,几乎是迎着日军的进攻矛头将其击溃。

机械化军的强大冲击力给鬼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漫山遍野的坦克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它们一边轰隆隆的前进,一边不断地向我军开火,机枪子弹和炮弹像瓢泼一般撒过来。这股铁甲洪流是无可阻挡的,任何试图阻拦它们的行为,都属于螳臂拦车。会被碾成齑粉!”

连一向高傲的鬼子都对红军的装甲洪流深深地感到忌惮,可以想象它们受到了多大的惊吓。不过对于远东军区司令员也是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员布柳赫尔来说,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虽然很好很强大。但远远没有达到无敌的程度,甚至离好用都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呢?看看这位元帅是怎么说的:“第30军的坦克虽然很多。但是质量并不好,绝大部分都是老掉牙的t-26和bt-5,连bt-7都属于先进型号,更不要说t-34、t-35了,至于t-54那更是闻所未闻……第30军装备的坦克大部分都是白俄罗斯方面军换装下来的旧货,相当一部分经过长期的机械损耗,已经濒临到寿,机械故障频发……”

实际上第30军仅仅有不到50%的坦克能上战场。其他的坦克要么充当“零备件”要么就是一堆废铁。总而言之,这种状况并不让人满意,尤其是随着战斗进行,消耗越来越大的时候,能有多少坦克能投入战斗真心不好说了。

所以布柳赫尔不得不十分克制的使用装甲部队,并不能像图哈切夫斯基大纵深作战理论要求的那样,让装甲部队深入敌人纵深去包围去消灭敌人。而仅仅是作为战场救火队员和局部反击力量使用。

就是这,消耗之大都让布柳赫尔头疼,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军委发电报:“第30军装备完好率已经跌至了警戒线以下,部队缺少备件。相当一部分坦克和车辆都只能停在掩体或者车库里发霉……部队迫切地需要零备件,当然,如果能用更先进的型号替换那些已经不堪使用的坦克和车辆就更加完美了……”

不过布柳赫尔并不奢望军委能给他更好的坦克。毕竟西线的局势很不乐观,按照军委先西后东的战略部署,远东红旗方面军真心是没有换装的优先权。对布柳赫尔来说,军委能多给点备件就谢天谢地了。

实际上军委也是这么干的,一方面从战场上回收报废的t-26和bt系坦克,然后拆解了当零件发给远东军区使用,另一方面将一部分换装下来的t-26直接打包发给远东。总而言之,远东红旗方面军怎么看怎么像收破烂的。

布柳赫尔不介意当收破烂的,反正他的敌人连坦克都少。而且质量更差,对他来说最缺的不是坦克和零备件。而是兵力。是的,随着关东军增兵到70万。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压力就很大了,毕竟差了差不多快三十万人,哪怕日军的装备稍差,但数量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

也得亏布柳赫尔还有外蒙古军和东北抗日同盟军这两个战友,否则,真心有可能支撑不住。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军委和库利科夫发电报,要求军委增加对土共的军事援助,以及要求库利科夫最好在华北地区给日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借此为远东红旗方面军分担压力。

客观的说,军委要想在短时间内增强对土共的援助,那是不现实的,暂时陆路补给线还没有打通,而空运又必须首先保障基辅。况且之前图哈切夫斯基还玩了一把闪电行动抽调走了大量的运输机,所以在十二月份苏联对华援助有所下降。

至于让八路军和新四军给日军施加更大的压力,短时间内恐怕也不现实。首先八路军和新四军毕竟还是游击队为主,袭扰和破坏更加擅长,而对于正面战斗并不擅长,而且重武器并没有完全到位,士兵也需要训练。

而另一边,日军却是铁了心要在东北打开局面,是不惜代价的投入。而华北地区,说实话,几乎没有啥工业,属于纯粹的农业区,在这里哪怕闹得再凶,也不能让日军伤筋动骨,最多也就是为吃饭问题多费神而已。

要想从根本上打击日军的气焰,就必须在东北做文章,不得不说张少帅真心是个罪人,拱手就把张作霖好容易才积攒下的那点家业资敌了。在当时,全华夏工业最发达的就是东北,什么阎锡山、什么黄金十年根本就不配给东北的重工业提鞋的。

鬼子在炮制出伪满洲国之后,也加大了对东北的殖民力度,不光有开拓团。还建立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关东军以及关内的日军的军火相当一部分消耗都是来自东北。甚至普遍来说,东北的伪军要比关内的伪军装备好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东北抗联那么困难的原因之一)。

其实东北的重要也能从后来的解放战争看出来。正是有了哈尔滨一带的重工业支持,土共才武装出了强大的四野。才逆推了光头。

所以要打疼鬼子,东北是重中之重,可惜的是,暂时来说,不管是苏联还是土共都做不到。苏联是被德军给绊住了,而土共那边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当然,说穿了也就是两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实力有限,游击队对付鬼子的正规军还是费劲;而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人拖后腿。

谁拖后腿了呢?自然是光头和刮民党喽。进入1941年后。刮民党就开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尤其是在苏联加强了对土共的援助之后,刮民党反共的行动就越来越直接和露骨。比如光头的天字第一号门生胡宗南和其第一军,从1939年开始,其重心就放在了封锁陕甘宁上。

看看胡宗南在抗战中的表现,真心没有多少值得一提的,也没打过多少大仗,完全不符合其光头心腹爱将的身份。为啥,还不就是躲在大西北积极反共去了。

在看看抗战胜利之后,这位西北王一下子又原地满血复活。成为打内战的排头兵。只不过让光头汗颜的是,抗战期间胡宗南在西北养精蓄锐不光没达到增强战斗力的目的,反而将其所部给养废了。被彭大将军弱小的一野遛狗一样戏耍。一路从西北被赶到西南,最后狼狈地退往滇缅和台湾。

当然,1941年的胡宗南所部还是很强大的,就像一匹恶狼一样虎视眈眈地盯着陕甘宁边区,为了保卫边区,土共也只能在陕甘宁保持相当的兵力。

进入1942年之后,胡宗南所部活动愈发地频繁,而且其主要目标也从陕甘宁边区北移,盯上了苏联从外蒙内蒙抵达山西的通道。老蒋对这条苏联全力抢修和准备贯通的通道是相当的忌惮,当成了眼中钉和肉中刺。在1942年1月秘密下令胡宗南。命令其所部第34集团军必须在1942年5月前彻底地掐死这条通道,完完全全地将陕甘宁封锁起来。

实际上。不光是刮民党盯上了这条通道,连鬼子和伪军也对此头疼不已,对他们来说,正面战场打酱油的国军好对付,而在敌后战场神出鬼没的土共实在让人头疼。尤其是这些该死的“鼹鼠”武器装备脱胎换骨之后,其破坏力也越来越惊人。可以想象一旦苏联通往陕甘宁边区的通道贯通,当土共获得更多的军事援助之后,其破坏力恐怕是难以估计的。

为了彻底的消除这一隐患,鬼子也制定了一套计划,其核心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直取延安!

也就是说,在1942年年初,刮民党和鬼子不约而同的展开了针对土共的军事行动,陕甘宁边区一时间岌岌可危!

唯一的好消息是,土共的地下工作开展得实在太好了,在老蒋身边有段伯宇(老蒋侍从室少将高参)、在胡宗南身边有熊向晖(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在汪精卫那边则有汪锦元(汪精卫随从秘书)。这么说吧,不管是老蒋那边还是伪军那边有点什么大动作,肯定是逃不出这几位的眼睛。

这一次也是如此,光头和鬼子自以为绝密的作战计划,对土共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不过没有这么简单,获知情报固然很好,但是如何应对更加关键。

那么对于胡宗南和鬼子的“联手”进犯,土共有办法吗?这么说吧,对付鬼子的办法土共有,但是对付胡宗南却有点没辙。

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先说鬼子那头。阎锡山丢掉了大半山西之后,鬼子不是没想过一举跨过黄河进犯陕西,但是却从来没有取得过成功。原因很简单,一个是补给问题,众所周知,鬼子的补给能力相当的差。所谓的战场保障能力无外乎抢劫而已。而陕西、山西地形险恶,进一步放大了鬼子的短板,鬼子很难长时间的维持攻势。所以每每都只能半途而废。

第二个就是地形问题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深本来就适合游击队活动。而且有黄河之险,鬼子渡河相当的困难。可以说鬼子的火力优势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根本就发挥不出来,每次在黄河边上就给赶回去了。

实际上充分地利用了地理优势之后,不管是土共、阎锡山还是胡宗南,在大西北的压力还是很小的。所以别看鬼子来势汹汹,但这股子浪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更何况,这几个月下来,土共在陕甘宁的守备部队实力也极大的增强了。有枪有炮完全可以让鬼子喝一壶的,只当是练兵了。

不过这是面对东边的鬼子,但是对西边和南边的胡宗南,土共的办法就不多了,首先胡宗南所部实力很强,属于黄埔系中的黄埔系。比如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的第一军。这可是光头起家的部队,属于御林军(当然,第一军牌子响但战绩很一般)。

其次,这次胡宗南的目标不是陕甘宁边区,而是陕甘宁北部的通道。如果胡宗南冲着边区来。土共有办法,无非是慢慢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同对手周旋呗。

而且,土共还可以发动舆论攻势。到时候刮民党又要满头是包。反正精穷的陕北可不是第一军大爷们的菜,吃够了苦头,自然会滚蛋。

可这一次,胡宗南不是冲着边区来的,而是打算封锁边区的北部通道,这就不好办了。毕竟刮民党是执政党,他要攻击陕甘宁,土共自然可以抗议抗争,可是他占领陕甘宁北部地区。这是合理合法。

仅仅是一个大名份,这事情就不太好弄。而且陕甘宁北部是一片不毛之地,就不适合游击队活动。在这一片区域跟胡宗南交手,土共最拿手的战术就发挥不出来了。

反正如果胡宗南真的向陕甘宁北部运动,土共方面办法不多,弄不好就会爆发全面的摩擦,那时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名存实亡,老蒋和刮民党可以放开手脚的进行反共活动了。

土共的困局甚至引起了苏联政治局的注意,毕竟土共关系到东北的战局,甚至是日后苏联的国际形势。帮助这个小兄弟渡过难关,是老大哥应该尽的义务。

“一方面应该警告刮民党,打消他们的非分之想。不过这不一定有用,从最近两年刮民党的行动看,已经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了,而且由于我们选择了支援土共,两国关系陷入了低谷,很有可能刮民党方面不会把我们的警告当一回事。”

托洛茨基顿了一顿,很严肃地说道:“所以,我认为,必须要用武力表明苏联政府的态度了。只有敲打一下刮民党,才能让他们知道苏联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真实立场。我建议,布柳赫尔同志组织外蒙古军队和部分外贝尔加尔红军在该地区进行一次演习,如果能吓退刮民党更好,如果不行,就小规模的打一仗,打疼刮民党!”

不得不说,除开西线战局,在其他方面托洛茨基还是一如既往的睿智,估计是图哈切夫斯基拉低了他的平均智商。不过托洛茨基的策略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比如捷尔任斯基就提出:“敲打刮民党我不反对,可以这个度量怎么把握。如果力度太大,将其退往了日本那一边,怎么办?”

托洛茨基回答道:“我认为这并不是问题,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蒋某人卖身叛国的可能性并不大,这个人更多的还是想保存实力,以备将来打内战抢地盘,他不可能完全投靠日本。而且只要我们能控制好战斗的规模,只打疼刮民党的军队,将他们赶走就是了。”

托洛茨基说得很轻松,但是要做好就比较困难了,首先,红军在远东兵力是比较紧张的,算上外蒙古友军,在这场战役中,也顶多投入两个军。其次,还必须速战速决,打疼了胡宗南,这些部队就必须从新投入对抗日军的第一线。

也就是说,这场战役,红军必须以少胜多(胡宗南方面大约要投入15万人,而红军方面只有两个军,不到8万人),还必须速战速决。那么让谁去指挥比较合适呢?

军委列了一个名单,包括一批红军的老将,比如铁木辛哥、秋列涅夫、莱万多夫斯基、杜博沃伊、费济科、韦利卡诺夫。其中呼声最高的是铁木辛哥,不过他也是被排除得最快的,因为在马上爆发的基辅解围战役中,沙波什尼科夫需要铁木辛哥。

而剩下的这一批人,说实话,哪个去都够资格,但是哪个都不合适。用李晓峰的话说:“这些老古董能派上什么用处?我们需要锻炼年轻人,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那李晓峰所谓的年轻人是谁呢?其实包括三个人选:朱可夫、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89卅、进入黑夜漫长的旅程、os、老学生和玩青蛙的狗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