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大唐山海行 > 第766章 传国之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朔心头一震,与独孤湘对视一眼,却听庭院中高力士语带疑惑:“裴将军?你……你怎会在这里?”

高力士将圣人护在背后,缓缓退入院中,却见一人随之踱入院中,此人身披褐衣,腰悬长剑,未戴幞头,头发在头顶简单挽了髻子,月光下一片银白之色,正是裴旻。

圣人道:“原来是大唐剑圣,裴将军欲助我乎?”

他话语中却殊无来了强援的欢愉,只怕圣人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此刻但觉大厦将倾,单凭一个“剑圣”尚且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

裴旻微笑着叉手道:“圣人,剑圣之名臣旻如何担得起,臣本已致仕,但见天下板荡,不忍见生灵涂炭,此番特来为圣人解忧。”

圣人苦笑一声,道:“寡人之‘忧’,怕是爱卿难解。”

裴旻摆手道:“好解,好解,臣自有妙计。”

院中诸人或茫然、或警惕地望着裴旻,没有一人相信这位老将会什么有安定天下的妙计良策。

裴旻不顾众人怀疑的目光,好整以暇笃定道:“安禄山、史思明之辈不足为虑,胡儿本无人望,此番进兵倒行逆施、一路烧杀掳掠,更是天怒人怨、人心尽失,民心不附如何坐得江山?”

太子李亨冷冷道:“裴将军话虽不错,但平叛克乱还是要靠实力,言语当不得刀剑军马、当不得不战阵厮杀,裴将军可有实在之策?”

裴旻道:“大唐非无强兵良将,平叛大业独缺领袖,旻之策无他,圣人御驾亲征,登高一呼必定群雄麋集,二京克日可复,何须攘臂扔之?”

圣人捻须道:“叛贼初到河南,朕曾想要亲征,然为杨国忠所误,先下潼关大败,两京陷落,亲征岂非抱薪救火,以身饲虎?”

裴旻摇头道:“何须圣人亲身涉险?依旻之见,李唐自有久经沙场的热血儿郎,圣人可传位于他,使其统领天下兵马,贼兵必望之披靡,中原可定矣!”

高力士戟指裴旻怒道:“裴旻大胆!兜兜转转了半天,原来是要逼圣人禅位太子!”

李亨和李泌二人面面相觑,也觉奇怪,李亨与裴旻素无交情,裴旻怎会忽然出现为自己张目?况且李亨从未带兵打仗,何来久经沙场之说?

更重要的是裴旻此刻说的这番话,对太子李亨没有任何好处,李泌所定计策乃是护送圣人入蜀后,径到灵武称帝,遥尊圣人为太上皇,届时有蜀道阻隔,只需守住各处隘口,圣人便是不想做这太上皇也难回关中了,但此刻传位之言却是万万不能讲的。

不料裴旻摇头道:“旻所荐举之皇亲并非太子,而是另有其人……”

他忽然转过身来对着房脊朗声喊道:“朔儿,现身吧!”

江朔正犹豫间,忽儿被李珠儿一托,他只觉肘下一寒,一晃神的功夫,已被带着从屋脊后飞出,轻轻巧巧地落入庭院之中,李珠儿、独孤湘紧随他左右,另两边厢房上的独孤问、葛如亮夫妇皆现身飘落院中,六人呈丁字形,将圣人、太子等一干人等围在中央。

高力士认得独孤问,警觉道:“老丈不是独孤家的族长么?陇右大族也想要干涉皇家之事了么?”

独孤问胡子一撅没有说话,裴旻接过话头道:“独孤丈今日只是做个见证。”他叉手向江朔一比道:“这位江朔小兄弟才是裴旻举荐之人。”

李亨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盯视着江朔,道:“我白日里见过这位小兄弟,不是姓江么,唐皇李姓,他怎么可能是李唐皇室?”

裴旻道:“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接下来裴旻概略地述说了江朔的身世,圣人竟只是看着江朔静静地听着,以至无人敢出声喝止裴旻。

裴旻终于说完之后,庭院中悄无声息,但听不知名夏虫的啾啾鸣叫之声。

良久,那白衣道士李泌开口道:“裴将军讲的好故事,只是当年亲历者皆已作古,无有令人信服的证据,那便也只能当个故事来听了。“

陈玄礼抢道:“何止是故事,若无凭据那便是忤逆欺君的大罪。”

说话间他手按腰间横刀,陈玄礼是禁军大将,自忖武艺不弱,就算未必是有剑圣之名的裴旻的对手,拿下眼前这个年轻人自觉还有些把握,只需圣人一个眼神,管他是真是假,先一刀杀了再做计较。

他却从圣人的眼神中看不出任何的暗示,圣人直视眼前的江朔却似乎望着远处的风景,双目因失焦而失神。

裴旻道:“旻怎敢打诳,自有证物。”

他伸手入怀掏出一个明黄色的锦囊,圣人的身子轻轻颤了一下,江朔心中也是一紧,这件事物想必便是裴旻前番在长安城中不肯道明的那个“证据”,很难想象这么小小的一个袋子能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裴旻将锦囊托在左手,右手轻轻揭开取出一物。

此刻月上中天,借着皎白月光众人看清是一方深青色的玉石,此玉方圆四寸,其色似水之苍,杂而有文,似乎称不上美玉,却又自有一番古朴端凝气象,细看其上有小纽,不知刻的是螭是蛟,原来是一方印信。

江朔在于阗见过羊脂白玉,相比之下这块“玉”的成色可就差得多了,但在场诸人却都被夺了舍一般不自觉地聚拢上去仔细观看。

独孤湘凑得最近,却看不出个所以然,忍不住问道:“裴将军,你这是个什么法宝,翻天印么?我看也没什么稀奇,唯有……”她忽见玉石一角金光一闪,似乎是镶了一个黄金角,忍不住伸手想要触摸,却被独孤问“啪”的一声打开了。

独孤问低声道:“仔细了,这是传国玉玺。”

独孤湘“吓”了一声,道:“这就是秦始皇那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传国玉玺么?”

裴旻手持印纽轻轻翻转过来,露出所刻小篆印文,秦之小篆与汉隶、唐楷字形大异其趣,但比之商周虫鸟大篆要好认的多,独孤湘虽不能尽识,却也看得出是八个字,其中“命”“天”“昌”几个字却也依稀认得出来。

独孤湘道:“咦……裴将军你怎么把传国玉玺偷出来了?就算你偷得出来,难道交给谁,谁就能当皇帝?”

李泌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淡淡道:“只怕这玉玺不是裴将军盗来的,而是宫中的玉玺本就是假的。”

独孤湘摇头道:“这么重要的东西必有重兵把守吧,怎么可能会被调包?”

李泌道:“小女子有所不知,大唐建立之初,并未获得玉玺,相传隋炀帝遇弑身亡后,萧后带着玉玺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处,后随义成公主入东突厥,拥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君,定居于定襄,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将萧后迎回长安,玉玺自然也被带了回来,立国一十二年后,太宗皇帝方才得了这历代传国之宝。”

独孤湘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萧皇后带回长安的并非真正的传国玉玺,真正的玉玺仍然在西域?”

李泌道:“泌不能辨真假,但想来裴将军当是此意。”

江朔心道:这李泌不形于言色,却又滴水不漏,确非凡人。

独孤湘却摇头道:“就算传国玉玺确实在西域,也不能证明得到玉玺的人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后人啊!”

李泌赞道:“小女子能想到此节,也算得是心思缜密了……”

独孤湘还是第一次被人称赞“心思缜密”,不禁面露得意之色,却听李泌紧接着道:“然而,萧皇后回到长安时是贞观四年,李建成已于四年前死于玄武门之变了,若他的后人有逃到西域的,那也是四年前就到了,且很可能也同萧后一样,依附于东突厥牙帐。”

独孤湘没听明白,问道:“那又如何?”

李泌略一思忖,继续道:“萧皇后入突厥,突厥虽然立其孙杨政道为主,却不过是傀儡而已,若萧后果然带着玉玺入突厥,定然无法保全,玉玺怕是落到了突厥可汗手上,更有一节,萧皇后归唐其实不在李靖灭东突厥之后,而是在突厥覆灭前夕就已经潜回长安了。”

独孤问接口道:“若是突厥可汗见大隋复国无望,又恰逢隐太子建成的后代来投,从萧后处夺了玉玺交给建成的后代,想要扶持其夺得大唐天下并从中牟利,那便说得通了。”

李泌点头道:“这可能也是太宗皇帝为什么会急于攻灭东突厥的原因。”

独孤湘也跟上了李泌的思路,道:“李靖灭突厥后,却遍寻李建成的后人和玉玺不得,太宗皇帝只能编造了萧皇后带回玉玺的故事,让百姓以为大唐已经取回了传国玉玺!”

裴旻将玉玺收回锦囊之中,却没放回怀里,依然托在手中,道:“传国玉玺自秦以来在各朝各代帝王手中流传,可说是皇朝更迭、正统传承的象征,各种传言真假外人或许难辨,圣人却是一定知晓的。”

众人的眼睛齐刷刷看向圣人,圣人未置可否,却对江朔道:“你是叫朔儿?”

江朔叉手道:“是,我名江朔,表字溯之,这名字是秘书监贺知章给我起的。”

圣人突然咧嘴笑了起来:“好个四明狂客……‘朔’者北也,‘溯’者回也,贺老儿给你起的这个名字别有深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