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革宋 > 第53章 官员子弟的前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焕回家的比平时早,他一进家门,就见老婆程氏就迎上来,关切的问道:“咱们家大朗举荐之事如何了?”

“举谁家的荐?”朱焕的怒气勃然而发,一时把他老婆程氏给稍稍吓到。

听这话,举荐好像出了问题,程氏马上问道:“你乃淮东有功之臣,谁不答应举荐的?难道是李庭芝?”

提起李庭芝,朱焕恨恨的哼了一声,转身就进了屋里。他老婆程氏见朱焕这等表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身为母亲当然关心儿子,按照大宋的传统,有功之臣都可以举荐人为官。现在朝廷从福州回到临安已经一年了,朱焕这种守扬州的有功之臣竟然还没有机会。

既然自己的丈夫不给力,程氏追进屋说道:“我前几日已经和人说好,要去见赵太尉的夫人。你可要给我备下礼物才行。”

“送礼!送什么礼!”朱焕勃然大怒,大声喝道。

在保护子女的时候,母亲都是无畏的。程氏毫不迟疑的答道:“你走不通门路,我当然得找门路才成。”

“哈!那我就告诉你,今天我已经前去找了赵太尉,求他给举荐。然而赵太尉说了,现在国家在打仗,想举荐可以,就先让孩子去军队里面为国效力。”朱焕的声音里面都是嘲讽的意味。

“走武职?”朱焕的老婆对程氏这个要求倒是没有特别抵触。

“走武职就好了!是当兵!当兵!”朱焕声音更激烈了。

“到底是武职还是当兵?”程氏认真求证。

“当然是当兵!当兵!贼配军,要刺字,哦,还要剃头呢!”朱焕将所有不会让自家老婆程氏误解的描述一并给拿了出来。

程氏愣愣的看着朱焕,情绪低沉下后退几步坐到了椅子上。这个描述实在是再清楚不过,没有任何能够产生其他联想的可能。在大宋,从军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因为是募兵制,所以军人给大家的感觉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当兵,或者发配之后被迫从军。

一句‘贼配军’就足以描述军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现在贼配军和以前更是不同。断发在大宋是非常另类的行动,表达的是激烈的态度和情绪。赵太尉断发还好,他毕竟是赵家人,在大宋面临覆灭危机之时,他当然有激烈的情绪。可所有的军队一并断发,甚至连那些‘干部’也跟着断发,这就让人对现在赵太尉麾下的宋军感觉更加有疏离感。

心情糟糕了一阵,程氏再次问道:“你确定这是太尉的意思,不是别人借着太尉的名号刁难大家。或者是太尉被别人蒙蔽?”

“我今日亲自问的太尉。还能有错?”朱焕回想那事,已经有些忍不住咬牙切齿。

大宋是官僚统治的国家,只要希望能够改变家庭命运的人都想让孩子当官。在这么一个激烈变动的时刻,大宋官僚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朱焕没想到自己在这个时候还没办法如愿,对赵嘉仁的愤恨之情更是强烈。

朱焕的老婆看自己的丈夫已经没用,就不再废话。第二天,她按照约定前往吴潜家。吴潜老爷子的原配早就去世,此时执掌他家的是吴潜的儿子。这家的女主人就是吴潜的儿媳许氏。

“见过干娘。”程氏上前行礼。

徐氏让程氏坐下,“现在我公公正在会客,你稍等一阵。”

朱焕的老婆程氏听话的坐下,现在吴潜虽然马上就要完全致仕,却因为能够主持科举而大红大紫起来。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程氏觉得老头子都到这时候了,便是为亲友做些事情又能如何。如果没有这个打算,她才没兴趣再认个干妈。

此时吴潜对面坐着刘景文,这人曾经师从吴潜,当过刑部侍郎。刘景文满脸哀求的说道:“老师,我当年做错了事。现在已经知道大错特错。可当时我们也是无奈,贾似道当政之时……”

吴潜再也听不下去,打断了弟子的话。“什么都是贾似道,那时候贾似道已经被发配岭南。你自己不上朝,难道是贾似道在岭南拉着你的手么?”

“老师,老师,那时候蒙古军围困临安。朝廷里面陈宜中胡作非为,我在朝堂之上有什么用?若是再留在临安,我也要被抓。”刘景文极力为自己辩解。

吴潜看弟子这么解释,却也懒得再批评。最近到他这里来的人说的话基本都一样,前有贾似道专权,后有太后投敌,加上小皇帝年幼无知。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的事情,他们这些官员已经尽善尽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我去福州前等了你十几日。你始终未到……”吴潜想做个总结性发言。

“老师。我得到信之时……”刘景文很想说家里有事,然而他却觉得编不下去了。当时吴潜的仆人送信到刘景文家,刘景文是非常温和又毫无歧义的表示,他对大宋已经绝望,不会选择追随什么小皇帝。

刘景文对自己的选择无比的后悔。那时候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好啊。他老师吴潜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是被人抬去福州的,到了福州也没立下任何功劳。身为爱国典范,他现在已经身居高位,马上要光荣致仕。

其实当时只要装装样子就好,真的只用装装样子。但那时候的刘景文认为这就是浪费时间。赵家气数已尽,任何投入都没有意义。他没想到在福建路的赵嘉仁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仅在极短时间就稳住局面,更是很快就开始反攻。刘景文更没想到,看着气吞万里如虎的蒙古军竟然是纸老虎。赵嘉仁一反攻,他们就跑了。

“老师,难倒就真的不给机会么?”刘景文哀求着。

吴潜摇摇头,“你是我的弟子,就算是犯了错,我能不给你机会么。只是现在赵太尉说的清楚,患难见真情。大宋养士三百年,对于士人仁至义尽。此时士人既然不选大宋,大宋也没脸再求着士人相助。”

刘景文不知道这话是赵嘉仁的原话,又或者是老师改编的。不论是哪一种,这话里面都非常的不客气。

现在士人的局面就非常的尴尬。赵嘉仁返回临安之后并没有到处寻觅启用旧臣,这位大宋新任左丞相威福自用,除了少数像吴潜这样的坚定众臣之外,用的都是赵嘉仁的私人。像是刘景文这样没有投敌也没有追随赵氏的前官员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宋官员们有很丰厚的退休金。之前刘景文是觉得大宋完了,退休金是想都别想的事情。他没想到大宋竟然缓过来了,而他刘景文的退休金也没了机会。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大宋的官员啦。

“老师,我来求你,自然是想为大宋再效力。即便老师不答应,至少也给我家二郎帮个忙。他学问很好,不知怎么都没办法投入履历。老师,难倒赵太尉就这么恨我们么?”

听徒弟这么讲,吴潜也明白他徒弟看出了关键。赵嘉仁就是这么恨这帮人。当然,吴潜并不知道赵嘉仁这种恨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赵嘉仁读到的历史书中,有崖山最后几十万军民士子投海的传说。

现实中,赵嘉仁发现士子们没几个南下投奔福州朝廷,倒是普通人民大量南下投奔朝廷。什么士人投海,书里编造的故事都是骗人的。既然士人如此,赵嘉仁就更坚定了淘汰他们的心思。

吴潜不知道赵嘉仁的心思,然而他知道赵嘉仁已经下令,凡是官员家庭出身,只要此次家里当官的直系亲属没有追随朝廷,就一概不给参加考试的机会。那帮投敌的自然不用讲,刘景文这种没跟着朝廷走的也一样。

虽然心中对这个政策也不认同,吴潜却没办法找出否定的理由。他只能把这些给自己的徒弟说了。刘景文听完,已经是泪流满面,他跪地哀求道:“老师!老师!我家二郎素来爱国,他和范天顺的儿子还是同一个老师。老师,范天顺是范文虎的亲侄子,范文虎乃是大宋奸,大奸臣。赵太尉能对范天顺的儿子网开一面,我可没有投敌啊!哪怕是我不再做官,与大宋两清,却不能株连到如此地步。这不是我们大宋的祖宗家法。”

听弟子连赵家的‘祖宗家法’都给搬了出来,吴潜心里面更是难过。大宋的确不怎么株连,但是赵太尉也算是在气头上。在福州没有出什么力,吴潜却知道赵嘉仁到底有多大力量。赵太尉与之前的大宋权相不同,他手里有航海行会,有能养活几十万人的大产业。

要人有人,要兵有兵,钱粮不缺。赵太尉就是要好好泄愤,吴潜也没办法。他只能对自己的弟子说道:“你就认了吧。今年肯定不行。”

不过自己的弟子毕竟是弟子,吴潜有些迟疑说道:“你若是真的想给自己的子侄某个出路,不如去当兵。”

“当兵?”刘景文重复了一下老师的话。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家老师也许和赵嘉仁一样想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