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唐奇谭 > 第167章 行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时间里,江畋也得以初步熟悉和了解,同行这几人的各自特点。

作为驭手的李环固然日常话不多,但是驾车的技术很不错,做事也十分的老练勤快;基本上旅行中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细节,都能一一周顾到;而让人不用怎么操心这些琐事。

而慊从张武升虽然年轻,但待人接物自有一副自来熟的老道风范。而且似乎因为经常出外公干的缘故,对于往来两京之间也颇为熟稔。更在日常言语之间,隐隐对于江畋崇敬有加。

至于带着几名公人骑马随行的慕容武,则是另一种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高冷风范;在手下面前就算不说话也甚有威严。但对来自江畋的当面详询,却也是有问必应的礼数毕尽。

因此,得益于他们的存在,江畋这段旅程不但省事省心,也不至于无聊寂寞;反而得以观览和见证了许多,源自这个时代的沿途特色风物。

比如,在京畿道到关内道,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水利工场\/作坊;成群结队往来田间地头,与工场之间的屯户和村邑乡民。沿着水利交通节点而兴起的繁闹镇子,路口季节性存在的小市和野市。

比如泾渭各水络绎往来的客货舟楫,沿岸遍布的大小官私码头和仓房、行栈、旅舍;大片分布在杜陵到樊川之间,以净土、律宗、华严宗、法相宗为代表的六宗八大寺为首的寺庙建筑群。

又比如四横八纵、蛛网交错的各色道路。作为天下交通最发达枢要之地的两京,长安城外亦有纵横交错的数十条大小道路,自关中原野上延伸向四夷九边、海内寰宇的诸侯藩属;

其中最为宽敞和宏阔、坚固的无疑就是与天家有关的道路。比如专供天子游幸行宫的直驰道,皇家园林当中专门赏玩的帝道,还有直通边关重镇的专属御道……

比如当年隋炀帝出塞,在东西突厥装逼时,所留下的所谓十丈御道,至今尤在继续沿用。其中大多数路面的材质乃是被称为化石膏的原始水泥,与大块的卵石所铺就而成的。

然后才是有人定期修缮和检查的官道与国道。主要区别就是前者为通达内地的主干道,分布着许多官私馆驿、旅舍行栈;而后者连接边地多烽燧哨台,而优先用作军事用途的所在;

而在官道的具体材质和用途类型上,又大致可分为综合通用的直道,与专门用来骑马和通行马车的弛道,属于碎石垒砌为奠基,再用三合土胶合而成的特色硬化路面。

再从这些干道上分出县、乡、村的各条支线,路面情况就随性多了。按照地方贫富和产出,有夯土、砂石、碎石路面,甚至还有石板路。但直达各县的道路,都有专门的护路队进行维护和巡视。

而在这些干道和支线上,每隔五里就有一个四方土堆,十里则为两个;称为“里隔柱”。类似与后世路标桩的作用,以便在远处让行人望见之后,就可判断自己走了多少大致路程。

而根据“里隔柱”坐落取向,行人也不虞有迷失方向之虑。可说是大唐治下的一大特色。此外这些“里隔柱”,还是历代朝廷进行天下版图的测绘,以及计算和修订历法演变的重要参照物。

比如,历史上的着名古代科学家僧一行、南宫说等人,都曾经利用过这些“里隔柱”,来计算出黄道子午线和制定浑天仪上的日月星辰运行轨迹的重要参照。而在每处路口又有指标和告示木榜。

但无论是官道还是国道,都禁止在路边耕种开渠,也不许砍伐路边遮阴的行道树木。而在两京之间行道树也颇具特色,几乎都是形形色色的果木,太平日久下来,还有人定期修剪和栽培、采摘。

因此,江畋乘坐的马车行走在驰道上,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枣、柿、梨、杏等果树。此刻正当是绿郁葱葱、繁花绽放之际;因此,随着弥散在空气中的淡淡香气,是成群飞舞如织的往来蜂蝶。

这时候枝头成丛的杏果已经初步成型,并从绿色开始泛白、变黄,因此沉甸甸压住枝条垂落路边,仿若是在马车上触手可及一般的。不过,按照张武升的说辞,这些行道林果其实都不怎么好吃。

当然了,大唐已经中兴盛世了百余年,因此在这一路上几乎看不见流离失所之人;士民百姓也是鲜有菜色,衣衫齐整。甚至连大都会里司空见惯的乞儿、恶少年、闲子和泼皮之流,都很少见到。

而按照慕容武的说法,这种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杂人员,老老实实呆在城邑里也就罢了。若是敢于流窜道路上,很快就会被护路队,当做不法之徒抓起来;然后或是充边塞外,或是送往海外开拓。

因此,夹杂往来如织的客货人流当中最多,反而是一些熊腰虎背,身形健壮异于常人,背负和扛拿着长短包裹物件的存在。他们就是时代特色的江湖人士,名为游侠、剑士、刀客之流的特殊群体。

属于历代朝廷鼓励投军拓边、开发域外,而导致民间尚武成风,所催生出来的特色群体。因为照大唐律令,除了造反、杀人等大恶重罪不赦外,这些侠以武犯禁过程中,所产生的罪责可投边赎免。

另一方面,朝廷又在选拔良家子的武举之外;以定期的天下第一武道大会;用体制的资源和名位、权力,羁縻和吸收这些江湖游侠当中,比较强力的存在;而让他们变成维持统治秩序的力量之一。

但也因为从小习武,并参加各种衍生的竞技活动,可以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相对一致的出路所在;就算未能入选朝廷体制,但只要稍微闯出点名声,依旧可以投献与诸侯门下,或是被藩属所招揽,

而在此期间,因为私人恩怨的争斗或是无心失手伤人,也可以主动投边自赎。因此,哪怕长时间保持民间尚武的状态下,地方的治安情况却并未有所恶化,反而维持了相对微妙平衡和良性循环。

就像是江畋本身,也是这种国家体制下的直接受益者;因为从理论上说,他能够得到敕命的两重官身,同样也是以“别有卓异之才”,而被朝廷和天子以临机特命的惯例,破格辟举的结果。

也因为这两重官身,江也可以在沿途各处的官办馆驿当中,按照品阶享受相应的方便和福利。事实上经过长期太平盛世的发展,这些商路干道上的馆驿场所,可以类比一个功能齐备综合服务区。

里面从旅舍、商栈、货仓、车马行、酒肆和饭铺,再到澡堂、集市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提供听曲作乐的娱乐人员,乃至是特殊的风俗服务。通过这些附属收益,馆驿不但反哺公用还有利润上缴。

因此,作为其中的主事\/管理者虽然身份末微,也是地方上不大不小的肥缺。而作为往来的官员,固然可以免费使用其中的房舍和刍料;但是想要获得其他附加项目和增值服务,就要另外收费了。

所以,只要肯掏钱补贴的话,住在里头可以过的相当舒服;基本上没有多少旅途风尘的困顿之苦。再加上官身和品级具备的优先权,与那些普通人分割开来,就连偷鸡摸狗的治安问题都极少发生。

在此期间,倒不是没有好几位,正巧同在馆驿的过路官员,试图与江畋攀交论故,或是邀请以诗会友的小宴什么的。不过都被他婉拒了;毕竟,他前往东都可不是真去做官,或是谋求仕途上进的。

尽管如此,通过慊从张武升的活动,还是可以从那些馆驿吏员,以及官属随员口中,获得一些零零散散的沿途杂见逸闻。比如,某地山林里频繁出现猛兽伤人,哪个县治乡里的牛羊生出了怪胎……

当然了,江畋未尝没有想过籍此有感而发,在沿途题留下一些传世经典。然而,在第二天正午过潼关的时候,他刚想“做”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结果就看见了刻在巨石上的“兴亡百姓苦”。

好吧,显然这位穿越者前辈已经堵死了,所有后世人可以作为文抄公,扬名立万的绝大多数机会了。按照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轶事传说,这位梁公后半生俨然成为了一代,远迈古今的超级高产诗人。

相比之下,七步成诗的曹子建简直弱爆了。因为这位梁公(穿越者前辈)无论是在上朝理政、会宴作乐、游览天下,还是在衣食起居、出恭入敬,都能随时随地的冒出,种类极其庞杂的传世经典。

以至于他的日常生活里,需要配备一个数十人组成,全天候轮班随侍的起居注班子;不然的话就很有可能错失了,来自梁公有感而发的经典佳作了。因为在他睁开眼睛那一刻,就很可能有诗作了。

所以,后来有好事者专门编了一部《梁公语录》,又重编了《梁氏文汇》,内里记载的诗文和短篇,合计竟然达到了数十册之多,数以万计的篇幅。尽管如此,世间依旧还在流传着另一种传说。

就是梁公在晚年辞别中土,前往外域就国大夏,以为养老之前;也将数十年克难定乱、征战四方、持国主政的经验心得,编写成为了不同门类七卷《梁书》,连同一些早年收获埋藏在两京各处。

只待有缘人发现,自然就可以获得其中安邦定国,经世济民的各种学问和知识,以及作为附带奖赏的诸多珍宝收藏。因此,也被世人成为梁公宝藏、梁氏秘藏,而引得后世许多人没少探究和挖掘。

只是长年累月下来,关于梁公宝藏的传言和消息,固然是真真假假的层出不穷;然而,真正有所发现的线索,却几乎是略等于无。反倒是大大催生和促进了,两京附近的考古\/盗墓行业的蓬勃发展。

事实上,就连梁氏后人也有些烦不胜烦;最后公开宣称梁公宝藏确有其事,但是需要莫大的机缘和幸运。因此,凡事能获得梁公宝藏其一者,可以籍此中的信物,得到一门三家的最大礼遇和优待。

这才慢慢平息了纷纷扰扰的事态,而成为了诸多两京都市传说当中,令人津津乐道的奇谈话题之一。当然了,如果日后有时间和机会的话,江畋也不介意探究一二,这位穿越者前辈留下来的遗产。